跸道尘清入望赊,秦川下绕汉宫斜。
霓旌晓拂江堤柳,雉扇晴迷苑树花。
处处笙歌随御辇,重重台观即仙家。
职居献纳惭无补,也得从容扈翠华。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作品,是奉和唐玄宗《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望作》的应制诗。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跸道尘清入望赊,秦川下绕汉宫斜。
- “跸道”指的是皇帝的车驾经过的道路,这里指长安城内的御道。”尘清”意味着道路上没有尘土,可能是因为春天的缘故。”入望赊”表示远远望去,有一种遥远而悠扬的感觉。”秦川”指的是古代的关中地区,这里可能是指长安周围的平原地带。”下绕汉宫”意味着这些地方环绕着汉代的宫殿。
- 霓旌晓拂江堤柳,雉扇晴迷苑树花。
- “霓旌”是一种彩色的旗帜,通常用在皇家出行时。”晓拂”表示清晨时分,旗帜轻轻拂过江边柳树。”雉扇”是一种古代的伞形仪仗,这里可能是指皇帝的仪仗队。”晴迷”形容阳光照耀下的景象,使得苑中的树木显得朦胧而美丽。
- 处处笙歌随御辇,重重台观即仙家。
- “处处笙歌”意味着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歌声伴随。”御辇”指的是皇帝的辇车,也就是皇帝所乘坐的车。”重重台观”可能是指宫廷中的楼台亭阁。”即仙家”表明这一切都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职居献纳惭无补,也得从容扈翠华。
- “职居献纳”可能是指官员的职责,即提供意见或建议。”惭无补”意味着自己感到惭愧,觉得自己的建议没有起到作用。”从容扈翠华”意味着尽管感到惭愧,但依然能够从容地陪伴在皇帝身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应制诗,即按照皇帝的命令写作的诗歌。诗中描述了皇帝车驾经过的场景,以及沿途的风景和气氛。诗人通过描绘皇家车队、宫殿和自然景色等元素,展现了皇家生活的繁华和壮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职责的反思和自我批评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