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中云树远依依,傍水人家烟火微。
斜日海门潮欲上,西风江郭雁初飞。
乡园迢递音书隔,旅泊萧条故旧稀。
惟有金焦山色好,高依楼阁翠成围。

同温丹徒登高万岁楼

望中云树远依依,傍水人家烟火微。斜日海门潮欲上,西风江郭雁初飞。

乡园迢递音书隔,旅泊萧条故旧稀。惟有金焦山色好,高依楼阁翠成围。

【注释】:

同温:指诗人的朋友。

丹徒:今镇江,古称丹徒,这里借指作者所在地。

万岁楼:即“万岁楼”,位于今江苏丹阳。

望中:在望中。

云树:云雾与树木。

依依:形容树木随风飘荡的样子,此处也形容云烟缭绕的景色。

傍水人家:靠近水边的人家。

烟火:炊烟和灯火。

斜日海门潮欲上:斜阳映照在海上,潮水即将上涨。

西风江郭雁初飞:西风吹拂着江边,大雁开始向南方飞去。

乡园:家乡的园林。

迢递:遥远。

音书:音信,书信。

旅泊:在外作客,漂泊无定处。

萧条:荒凉冷落。

金焦山:金山寺附近的焦山山,因山上有金色塔而得名。

翠成围:绿树环绕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写诗人同朋友一道登上金山寺附近的焦山(又名金山),观赏秋景,并抒发自己羁留异乡、怀念故乡之情。诗中对景物的描绘十分细腻传神,语言自然流畅。首联写登高望远,只见远处的山峰在云烟中若隐若现,而近处的江岸上却有袅袅炊烟升腾。颔联写夕阳西下时海门一带的潮水将要上涨,江面上的鸿雁正向南飞去;西风吹拂着江边,使江上的船只摇荡不已。颈联写游子在外漂泊,音信隔绝,思乡心切;又写眼前所见景象——青山环绕、绿树丛中的寺庙,显得格外秀丽可爱,令人流连忘返。尾联写金山寺附近有座著名的焦山,山上有一座黄金色的塔,它像翡翠一样碧绿,环绕四周。这一句写出了金山寺的秀美景色,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怀归之情。全诗以“登高”为线索,由近及远地勾勒出一幅绚丽多彩的金山秋景图,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