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重儒术,声教轶黄唐。
滁实畿甸郡,庙学启堂堂。
属兹修饰后,藻绘倍焜煌。
维时仲秋初,丁祀礼有常。
钟鼓宿在悬,佾舞俨成行。
牲醴既嘉旨,黍稷复馨香。
僚采严祀事,冠佩来跄跄。
匪侈仪物丰,所贵诚意将。
予时躬裸奠,虔虔靡或忘。
神灵谅昭假,锡福何穰穰。
仰惟天子圣,建极宣重光。
盛典重兴举,声烈冠百王。
愿祈亿万年,儒风振无疆。
这首诗是永乐四年(1406年)秋天,作者在庙学修理完毕之后,喜而赋诗一首。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皇明重儒术,声教轶黄唐。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皇明时代,重视儒学,其声教超越了古代的唐尧、虞舜时期。
滁实畿甸郡,庙学启堂堂。
这里的“滁”指的是今天的中国安徽省滁州市,这里确实是皇明的重要地区之一。”庙学”则是指学校和祭孔场所,这里提到了庙学,说明这个地方有重要的教育和文化设施。
属兹修饰后,藻绘倍焜煌。
这里指的是经过修缮后,学校的建筑更加壮观辉煌。
维时仲秋初,丁祀礼有常。
“维时”表示在这个时候,”仲秋”指的是秋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农历八月。”丁祀”则是指祭祀的日子。在这里,作者提到祭祀礼仪有一定的规律。
钟鼓宿在悬,佾舞俨成行。
这句话描述了庙学中钟鼓的声音和佾舞的情况。”钟鼓”是中国古代用于祭祀的音乐乐器,这里用来形容声音庄严;”佾舞”是一种古代舞蹈,由八个舞者组成的行列跳舞,这里用来描述整齐划一的舞蹈场面。
牲醴既嘉旨,黍稷复馨香。
这里指的是祭品中的肉类和谷物都非常美味可口。
僚采严祀事,冠佩来跄跄。
这句话描述了参加祭祀的人员穿着整齐,戴着帽子,佩戴饰品,显得庄重严肃。
匪侈仪物丰,所贵诚意将。
这句话表达了虽然物质上可能很丰富,但最重要的是内心的诚意。
予时躬裸奠,虔虔靡或忘。
作者自己亲自参与裸体祭祀,表示虔诚和不忘记祭祀的意义。
神灵谅昭假,锡福何穰穰。
这句话表达了相信神灵的保佑,并祈求赐福。
仰惟天子圣,建极宣重光。
这句话表达了敬畏皇帝的英明,并希望他能够继续弘扬光明。
盛典重兴举,声烈冠百王。
这句话表达了对盛大活动的举办,以及它所达到的成就的赞美。
愿祈亿万年,儒风振无疆。
这句话表达了对未来的祝愿,希望儒家的文化能够传播万年,影响无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庙学进行修复和完善后的感怀之作。通过对庙学的描绘和对祭祀仪式的描述,表达了对儒学文化和皇帝英明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