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人定夜阑,山南斗北。
侧足窘步,来相促逼。
中野露零振羽翼,迁客苦心听不得。
唧唧复何语,上诉高高者天,下顾蚩蚩何许。
斗酒阑干,惟予与汝,白眼临风告无所。
诗成大叫谪仙闻杯来,但唤刘伶举重行行君且止。
夕阳昨照西山紫,老龙不惊云徙徙。
枯蝉夜啸空山里,我欲闻之君塞耳。
晚浩歌,朝强食,抚山川,动颜色。
张须秃发两无言,风雨秋郊露胸臆。
唧唧复唧唧,我愿与君适乐国。

这首诗由四段组成,每段都有一句诗,共八句。

第一段:唧唧行
唧唧复唧唧,人定夜阑,山南斗北。
译文:唧唧声此起彼伏,人已入梦天已黄昏,山南星北。
注释:唧唧声:指蟋蟀的鸣叫声。人定:指晚上人已入睡,时间已晚。夜阑:指夜晚已深,天已黄昏。山南斗北:古人认为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南方,所以“山南”和“斗北”相对,这里表示方位。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蟋蟀鸣叫的诗,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蟋蟀在夜晚的鸣叫声音,表达了对蟋蟀鸣叫的喜爱之情。

第二段:侧足窘步,来相促逼
译文:侧足行走感到窘迫,步步逼近,中野露零振羽翼。
注释:侧足窘步:形容步履艰难,无法前进。来相促逼:表示步步紧逼,让人感到压力。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野外行走时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焦虑和不安。

第三段:唧唧复何语,上诉高高者天,下顾蚩蚩何许
译文:唧唧声此起彼伏,诉说着什么?上告高高在上的苍天,下顾那无知的小人。
注释:上诉:向上诉说,请求帮助。蚩蚩:形容愚昧无知的人。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自己内心的无奈。他认为蟋蟀的鸣叫是向苍天诉说自己的痛苦,而那些无知的小人却无法理解他的痛苦。

第四段:斗酒阑干,惟予与汝,白眼临风告无所
译文:斗酒饮尽,只有我和你们,白眼看我,任凭风吹拂。
注释:斗酒:形容饮酒量多。阑干:酒喝到一半就停止的意思。白眼:形容傲慢的态度。
赏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对他人的不屑。他认为只有他和蟋蟀能理解他的痛苦,而其他人都是冷漠的旁观者。

第五段:诗成大叫谪仙闻杯来,但唤刘伶举重行行君且止
译文:诗歌完成大喊一声,让谪仙听到,只召唤刘伶举起沉重的酒杯,你请停下脚步。
注释:谪仙: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刘伶:古代著名的酒鬼,这里指诗人的朋友。
赏析: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豪感和对朋友的赞美之情。他认为他的诗歌能够感动天地鬼神,只有他和朋友们才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

第六段:夕阳昨照西山紫,老龙不惊云徙徙
译文:昨天夕阳西下照在西山上,天空中的一条老龙不惊动云彩。
注释:老龙:这里指天上的彩虹,因为彩虹的形状像龙一样。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第七段:枯蝉夜啸空山里,我欲闻之君塞耳
译文:枯蝉在空山中夜夜悲啸,我真希望您能捂住耳朵不听。
注释:枯蝉:这里指秋天的知了。塞耳:把耳朵堵住不让它听见。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声音的敏感和对他人感受的尊重。他认为蟋蟀的鸣叫是一种美妙的自然之声,而不应该被他人忽视或打扰。

第八段:晚浩歌,朝强食,抚山川,动颜色。张须秃发两无言,风雨秋郊露胸臆
译文:傍晚唱起了浩大的歌声,清晨强忍着饥饿进食,抚摸着山川,振奋精神。张须秃发两无言,风雨秋郊露胸臆。
注释:晚浩歌:傍晚时分大声歌唱。朝强食:清晨时分勉强吃些东西。抚山川:抚摸着山川,形容心情舒畅。张须秃发两无言:形容内心充满感慨,无法用言语表达。风雨秋郊露胸臆:形容独自面对风雨秋日的景色,抒发自己的情感。
赏析: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面前的感慨和自我陶醉的情感。他认为大自然的美丽可以让人忘却烦恼和痛苦,因此要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同时,他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即使身处逆境也要勇敢面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