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接空山响,奔泉注石梁。
岩分双壁落,溪会众渠香。
宿鸟惊人出,垂萝带壑长。
断碑馀绣字,仿佛记沧浪。
注释:
忽接空山响,奔泉注石梁。
岩分双壁落,溪会众渠香。
宿鸟惊人出,垂萝带壑长。
断碑馀绣字,仿佛记沧浪。
译文:
忽然听到山中传来声音,泉水奔流注入石桥。
岩石分开如两扇门,水流汇聚在一处。
鸟儿惊飞出来,悬萝下垂,环绕山谷。
断碑上还有未被时间侵蚀的文字,好像记得当年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西山兰若》的后四句,全诗共八句,每两句为一句。前四句描绘了西山的壮丽景色,后四句表达了诗人对西山的深深怀念之情。
首联“忽接空山响,奔泉注石梁”描述了山中的声响和泉水奔流的场景,生动地描绘出了山中的寂静与热闹。
颔联“岩分双壁落,溪会众渠香”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岩的形状和溪水的流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山水画卷。
颈联“宿鸟惊人出,垂萝带壑长”则是以动写静,通过鸟儿惊飞出来,以及悬萝下垂,环绕山谷的景象,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美丽。
尾联“断碑馀绣字,仿佛记沧浪”则以回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西山的怀念之情。诗人通过对西山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忆,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怀念。
整首诗语言简练,画面生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充分体现了刘禹锡诗歌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