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高飞去不留,丹梯缥缈锁丹丘①。
遥连瀛海三千界②,似接神仙十二楼③。
满眼帆樯飞漠漠,一天烟树晚悠悠。
却嫌李白少情思,不肯题诗在上头。
【注释】
①丹梯、缥缈:形容高峻的楼阁。丹丘,神话中的山名,在昆仑山之西。
②瀛海三千界:指浩渺无际的海洋。瀛海,大海。
③十二楼:指传说中的神仙居所。
【赏析】
此诗是李白登黄鹤楼所作。黄鹤楼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蛇山黄鹄矶上。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乾元二年(761年)。前二句以黄鹤楼上望见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宏伟壮丽的图景。诗人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只见天光云影中,一座巍峨高耸入云的黄鹤楼直冲霄汉,它凌空矗立,飞翼高扬,像凤凰一样展翅飞翔,却再也不回到旧日的居所——黄鹤楼了。后四句又从楼上俯视江面。诗人的视线由高空转入低处,看到江面上帆樯林立,一片汪洋大海上飘浮着无数航船,而天空中烟霞缭绕,笼罩着大地,使整个景色显得更加宁静、和谐。但在这宁静和谐之中,却隐隐约约传来阵阵歌声。这歌声似乎来自仙山仙境,又像是来自远方的游子心头。他不禁想起那一位著名的“谪仙人”──李白。他惋惜自己不能有李白那样的豪情壮志,于是便写下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