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吏吴门,冠带填门阈。
白发老山人,闻名面不识。
一朝弃官去,空山翻见迹。
何不嘘热官,而煨寒灰客。
【注释】
姚叔叉:作者的号。
吴门:指江苏吴县(今苏州)。因吴国的都城在姑苏,所以吴县又称姑苏。
冠带:这里指官员的服饰。填门阈:把门槛也填满。形容人多拥挤。
老山人:隐士。
闻名面不识:听到他的大名却不认识他。
弃官去:辞官归隐。
空山:指深山。翻见迹:忽然发现他的踪迹。
嘘(xū)热官:当权者。煨(yì)寒灰客:无权势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中写一位年已老迈的隐士突然出现在热闹非凡、车水马龙的都市之中,引起轰动和惊异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官场黑暗和社会腐败的愤慨不平之情。全诗用“昔我吏吴门”开头,点明了作诗人曾长期在吴地做地方官,而“冠带填门阈”则说明他的政绩卓著,百姓爱戴。然而,当他一旦离开官场,辞官归隐时,人们才发现这位曾经为百姓作出巨大贡献的地方官竟然是一位隐士。接着写这位老人在深山隐居多年,如今突然来到繁华的都市,令人瞩目。最后一句“何不嘘热官,而煨寒灰客”,是对那些不思进取、只知享乐的官僚们的讥讽。
此诗语言质朴自然,不加雕饰,却有生动传神之妙。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描写与抒情,议论中又不乏形象化的语言,如“一朝弃官去”,“空山翻见迹”等,使诗歌具有一种雄浑的气势,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