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让身将隐,千家国亦偏。
庙唯称至德,乡不讳先贤。
卜洛无王业,归吴有墓田。
县官修伏腊,野老记流传。
风土变夷后,云山采药前。
柱痕龙跃夜,松盖鹤栖年。
阶藓干秋日,炉尘幂暮烟。
仰瞻遗像肃,端委尚依然。

谒泰伯庙

三让身将隐,千家国亦偏。

庙唯称至德,乡不讳先贤。

卜洛无王业,归吴有墓田。

县官修伏腊,野老记流传。

风土变夷后,云山采药前。

柱痕龙跃夜,松盖鹤栖年。

阶藓干秋日,炉尘幂暮烟。

仰瞻遗像肃,端委尚依然。

注释:三让身将隐,千家国亦偏。意思是说,我宁愿放弃王位,也要隐退山林,因为天下百姓都受惠于我。庙唯称至德,乡不讳先贤。意思是说,我的庙宇只有赞扬我的德行,而我不会忌讳先贤的名声,因为我是他们的后代。卜洛无王业,归吴有墓田。意思是说,占卜时没有王者的基业,但归顺吴国有了我的墓地。县官修伏腊,野老记流传。意思是说,县官们正在准备祭祀和庆祝,而野老们却还在传颂我的故事。风土变夷后,云山采药前。意思是说,当夷人改变了风俗后,我开始在山上采药。柱痕龙跃夜,松盖鹤栖年。意思是说,夜晚柱子上的龙痕迹仿佛在跳跃,松树上鹤的身影仿佛在栖息。阶藓干秋日,炉尘幂暮烟。意思是说,台阶上的苔藓已经干了,秋天的夕阳下炉中的烟尘已经弥漫了。仰瞻遗像肃,端委尚依然。意思是说,我仰望着遗像肃然起敬,虽然我已经去世,但衣冠还端庄如初。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泰伯庙的祭文,表达了他对泰伯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己隐居生活的怀念。诗中通过对泰伯庙的描述,展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对后世的影响。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风光的赞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