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善述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艺术。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来赏析。“秋风郭外泊,落日寺中行”的意思是:秋风萧瑟,在城外的渡口停泊;夕阳西坠,在山寺之中漫步。这两句点出了时间,写出了诗人游历南禅寺时所见的自然景观。“欲借空林意,聊移畏路情”的意思是:想要从空寂的树林中体会那清幽的意境,想摆脱世俗的纷扰,让心境宁静下来
诗句释义 1 "旅怀":指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 2. "万里秋将尽":描述秋天即将离去的景象,暗示旅程的结束和时间的推移。 3. "孤舟夜未残":表示夜晚还很长,暗示旅程的漫长和夜晚的寂静。 4. "独愁成泪易":形容独自一人时容易感到忧伤,泪水随之而来。 5. "清梦欲归难":表达了想要回到家乡的愿望,但实现起来却很困难。 6. "雁落繁霜白":描述了大雁飞过,天空中飘落着白色的霜花
山中作·达士贵薄游 达者崇尚简约之游,幽人则安然自得。月照苍梧明如镜,风送竹声入暮秋。青崖之下握兰香,水边采苹避露寒。 翻译: 达士重视的是一种简约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在山林中悠然自得地游玩。而那些性格内向的人则更加安于现状,他们可以在山林中安然自在地行走。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达士和一位隐逸者在山中的不同生活状态。达士们追求简约的生活,享受自然的美好,他们在山林中自由自在地游玩
谒泰伯庙 三让身将隐,千家国亦偏。 庙唯称至德,乡不讳先贤。 卜洛无王业,归吴有墓田。 县官修伏腊,野老记流传。 风土变夷后,云山采药前。 柱痕龙跃夜,松盖鹤栖年。 阶藓干秋日,炉尘幂暮烟。 仰瞻遗像肃,端委尚依然。 注释:三让身将隐,千家国亦偏。意思是说,我宁愿放弃王位,也要隐退山林,因为天下百姓都受惠于我。庙唯称至德,乡不讳先贤。意思是说,我的庙宇只有赞扬我的德行,而我不会忌讳先贤的名声
【注释】 再游惠山:即《惠山东峰寺题名》诗。惠山,今江苏无锡县西南,有惠山寺;西津,指惠山之西江边。重来:再一次来到。不出旬:不到十天。云石:指太湖中的洞庭山(又名惠山),山上多白云缭绕的奇石,故称。远风尘:远离尘世的纷扰。泉水寒如昨:泉水清凉如故。松花晚作春:松花晚开像春天一样。九龙:指九座山峰。俱稳卧:都安安稳稳地躺着。去去:退去。莫攀鳞:不要像龙那样攀缘着云雨而上升。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理解全诗的内容及思想情感,抓住关键诗句分析赏析,答题时注意结合注释和题目提示。“中庭”“无嘉植”,庭院里没有好花草,这是诗人的自喻;“青碧”,指青翠的草木,“翳”,遮蔽、掩映,是说这些草木掩映着庭中的芳草。“秋至花乱开,翠色亦自好。”这两句写草木繁茂,百花盛开,色彩斑斓,生机勃勃。“既不藉溉灌,复无采摘扰。”“藉”通“藉”,“溉灌”意为灌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夏日景色,诗人在亭午时分,坐在河边的亭子里,欣赏着柳树的阴影和晴空下的河流。他看到荷花已经开放,鸣蝉也缓缓地叫着,心中充满了愉悦。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看到了一条鱼在水中游动,这让他感到有些不安。他担心自己的钓饵会被这条鱼咬住,因此犹豫不已。诗中通过描述钓鱼时的心理活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句注释: 1. 川上:河的上方,即河边的亭子。 2. 亭午
诗句释义 1 上客且归休:这里指的是送别的客人,“上客”通常指地位较高的客人,而“还休”则表示返回家中休息的意思。 2. 我歌送行舟:“我”是说话人的自称或代名词,代表他/她;“歌”指的是唱歌,这里可能是指唱一首送别的歌曲;“行舟”是指即将出发去远方的船只。 3. 君家近东海:这里的“君”可能是指对方的朋友或者是要送别的人;“东海”通常指的是中国的东海地区,这里用来象征对方的住所; 4.
《濠梁篇》是一篇著名的古代中国散文,出自《庄子·秋水》。此文通过庄周与惠子的濠水辩论,探讨了“鱼之乐”这一哲学议题。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和翻译: 1. 濠水清若虚:描述了濠水的清澈透明如同虚无一般,象征性地表达了水面的平静和深邃。 2. 鯈鱼此中居:提到了鯈鱼在濠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3. 鯈鱼何所乐:询问鯈鱼在水中的生活是怎样的快乐。 4. 水阔忘呴濡:表达出当水流变宽时
杂诗 白发白更长,白花白更香。春风一相见,岁月久难忘。 君耕石田熟,余亦起群羊。注释: 杂诗 :诗歌的体裁名。 白发白更长:形容人的年岁增长,头发也变黑变白。 白花白更香:用比喻的手法写花盛开的样子,白如雪,香如酒。 春风一相见:指春天来了,可以和老朋友见面。 岁月久难忘:形容人对朋友长久的思念之情。 君耕石田熟:形容你的田地里庄稼长得好,收获丰富。 余亦起群羊:我也有一群羊,生活过得还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