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游曾入桑间路,惹袖沾裾思未休。
纤绠依稀烟外没,群珠蹙续雨中浮。
晴牵草树萦春恨,暝倚花窗织夜愁。
只恐惊风吹散去,残丝零乱不堪收。

【注释】

旧游:指从前的游历。桑间路:指桑林,古代女子采桑处。惹袖沾裾:指衣袖被飘飞的柳絮沾湿。纤绠:细长的竹筒,这里指春雨。蹙续:形容群珠(落花)密集的样子。晴牵草树萦春恨:春日里牵绊了草和树木,让人感到春天的愁怨。暝倚花窗织夜愁:夜晚靠在花窗帘上编织着忧愁。只恐惊风吹散去:恐怕被风吹散,使残存的部分难以收拾。残丝零乱不堪收:残存的柳絮凌乱得无法收拾。

【译文】

我曾在旧地游玩,也曾走进那片桑林;柳絮飘拂,惹起衣袖沾湿了我的衣襟,让我思绪难休。

细长的春雨如烟笼罩着我的周围,群花在雨中飘舞,犹如珍珠一般。

春日里,草与树枝牵引着我的愁绪;夜幕降临时,我在花窗下编织着忧愁。

害怕的是春风吹过,让那些随风飘散、零落的柳絮更加零乱,难以收拾。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游丝”为题,借写柳絮之态来抒写自己的离恨别绪。全诗语言质朴,意境清丽。

首联点出题意,说明诗人曾到过桑林之地,而那柳絮又撩起了他无尽的思绪,表达了对往昔的追怀。

颔联承上启下。“纤绠依稀”写春雨的绵密,“烟外没”则写春雨之细,仿佛能从眼前飘过,触手可及。“蹙续”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柳絮在春雨中飘荡的状态,仿佛是珍珠串一样。“晴牵草树萦春恨”,描写了春日里柳絮随风牵引草树的景象,使人产生了一种春日里的愁思。“暝倚花窗织夜愁”,则描绘了夜幕降临时,诗人倚窗凝望,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颈联进一步扩展了主题,由昼及夜,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只恐惊风吹散去”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柳絮被风吹走的担忧,也透露了他心中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无奈与留恋。“残丝零乱不堪收”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柳絮随风飘散后的零乱景象,更增添了一种凄凉之美。

尾联再次回到开头所提到的“游丝”。诗人用一个问句作结,表达了一种深深的遗憾与哀愁。他不知道这些随风飘扬、零散落落的柳絮,是否能被人们所珍惜,是否会被遗落在人世间。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令人回味无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