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刀不斫严颜头,国士之风何傥俶。
功存汉鼎三国分,义却秦兵千载激。
荒城野殿何足多,不慰吾民久惊惕。
我来伏谒岂有他,前史遗忠自相觅。
作诗荐愤代牢羞,投卷中流同吊汨。
张将军庙
长刀不斫严颜头,国士之风何傥俶。
功存汉鼎三国分,义却秦兵千载激。
荒城野殿何足多,不慰吾民久惊惕。
我来伏谒岂有他,前史遗忠自相觅。
作诗荐愤代牢羞,投卷中流同吊汨。
注释:
张将军:指张飞,字益德,蜀汉名将。严颜是张飞手下的一员猛将,以勇猛闻名。
不斫:不砍。
国士风:指为国家效力的精神。
傥:(tǎng)傥,倘若,假设。
功存汉鼎:汉鼎,即汉朝的传国之宝,比喻国家政权。功存,功绩留存。
三国分: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足鼎立,三国时期。
义却:拒绝。
千载激: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人们。
徒:白白地。
我:代词,这里指作者本人。
伏谒:古代的一种礼节,表示尊敬和谦卑。
前史:指史书。
遗忠:遗留下来的忠诚。
作诗荐愤:指写下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愤怒和不满。
代牢羞:代替囚犯感到羞耻。
投卷:把卷轴投入江中。
同吊汨:一起哀悼屈原。汨罗江,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因屈原投江自杀而闻名。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汪莘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张飞和严颜等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愤怒和不满。
首联“长刀不斫严颜头,国士之风何傥俶。”描绘了张飞的英勇形象,即使面对强敌也能毫不畏惧,展现出他的国士风范。颔联“功存汉鼎三国分,义却秦兵千载激。”则进一步强调了张飞的忠诚精神和英勇事迹,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颈联“荒城野殿何足多,不慰吾民久惊惕。”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之情。尾联“我来伏谒岂有他,前史遗忠自相觅。”则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作者对历史英雄的崇敬之情,也抒发了自己的愤怒和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