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此日昆山县,射圃亭中开小宴。
寿夫送我上南京,把酒题诗苦相劝。
酒酌碧筒对花饮,诗题素壁成吾谶。
谁知岁月才一周,两人生死不相侔。
我行万里生如寄,君得一官死如戏。
人生变故不可常,洒我风前几行泪。
北固山,在何处。
西风落日大江秋,诗酒明朝吊君去。

【注释】

昆山县:今苏州市昆山县。

寿夫:作者的好友陈寿夫。

南京:即南京城,指代京城。

碧筒:酒器名,形似筒状,以青、白为上等色。

素壁:墙壁,也作“素屏”。

谶(chèn):《左传•昭公二十年》:“谶﹐先君之命。”杜预注:“谶﹐符命也。”

寄:寄身,寓居。

戏:游戏。

变故:世事变化。

洒:流泪。

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相传孙权曾在此筑城,并立碑刻石,上有“吴王盘石基,晋帝创业难”等诗句。

【赏析】

此诗当作于公元842年(大历七年),当时陈寿夫任润州刺史,诗人赴润州时途经其地,与寿夫话别后登金山寺北固亭吊念他。

诗一开头,诗人就写去年此时两人相聚的情景。“去年此日”,说明他们去年曾在此地相会;“昆山县”,指出他们的聚会是在苏州的昆山县城。“射圃亭中开小宴”,是说他们在亭中设宴畅饮,彼此纵情欢乐。

次句,诗人叙写了送别的场面。“寿夫送我上南京”,点明饯别地点,“上南京”是去往京城的意思。“把酒题诗苦相劝”,写送别时的赠别情景,诗人用“苦相劝”来表现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

第三句,写饮酒赋诗,抒发了离别之际的感慨之情。“酒酌碧筒对花饮”,写诗人举杯饮酒,边饮边赏春花。“诗题素壁成吾谶”,写诗人挥毫题诗留念,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眷恋之情,同时暗含着对陈寿夫未来命运的担忧。诗人用“成吾谶”来表达他对陈寿夫的祝福,希望他能平安度过难关,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的情感。

接下来四句,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离别时的悲凉情景。“谁知岁月才一周”,写诗人感叹时光飞逝,转眼间又是一年。“两人生死不相侔”,写陈寿夫的命运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诗人感到自己与他的命运截然不同,无法相提并论。“我行万里生如寄,君得一官死如戏”,这是诗人对朋友的劝慰和安慰,也是对自己未来的担忧和忧虑。诗人用“生如寄”来形容自己的漂泊无定,用“死如戏”来形容自己对官场生涯的轻视和无奈。这两句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思考。

最后三句,诗人又回到了离别时的情境。“人生变故不可常”,写人生中的变化是不可预测的,诗人用这句话来表达他对人生变幻无常的感慨。“洒我风前几行泪”,写诗人在风中流泪,表达他对朋友的思念和牵挂之情。最后两句,诗人用“北固山”和“西风落日大江秋”来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既写出了诗人与陈寿夫之间的深厚友谊,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