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息复叹息,打蒿充夕食。
春风自东来,野草回生色。
东风能生草,不能生饿殍。

【赏析】

此诗作于唐僖宗光启四年(887年)春天。诗人在长安任左拾遗,因直言进谏得罪了宦官,被贬为连山监。这首诗就是诗人在谪居连山时写的。

第一句“叹息复叹息”,写诗人的感慨。他叹息不已,是因为自己的遭遇和心情太沉重。这一句是全诗的总纲,也是全诗的中心。第二句“打蒿充夕食”,写诗人的艰难生活。他白天劳作,夜晚只能吃点野蒿充饥。第三四句“春风自东来,野草回生色”,写春天到来以后,风和日暖,野草又绿起来的景象。这两句诗与首联相呼应,既写出了荒山野地荒凉破败的景象,也表现出诗人对春风吹绿大地的欣喜之情。

末四句“东风能生草,不能生饿殍”,是诗人的议论。他认为春风能吹绿草木,却无力救活饿殍。这一层意思,既是对当时社会的揭露和批评,又是对国家前途的担忧。这一句是本诗的主旨。从结构上看,首尾照应,中间两联是中间的过渡;从内容上说,前三联是写景、叙事,最后四句议论抒情,深化主题。这种手法很值得借鉴。

此诗语言朴实,风格平易通俗,但含义深刻,发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