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洛城下,豁然见龙门。
连山亘千里,辟当南崖根。
神功发玄造,面势驾厚坤。
昔贤兹阐道,光烂搏桑暾。
因之景益胜,后天镇长存。
晴川一怅望,毕志誓穷源。
洛阳城外望龙门作
行至洛城下,豁然见龙门。
连山亘千里,辟当南崖根。
神功发玄造,面势驾厚坤。
昔贤兹阐道,光烂搏桑暾。
因之景益胜,后天镇长存。
晴川一怅望,毕志誓穷源。
注释:
- 洛阳城外望龙门作:在洛阳城外远望龙门。作,创作诗歌的行为。
- 连山亘千里:绵延的山脉延伸千里之遥。
- 辟当南崖根:正当南面的山崖根部。
- 神功发玄造:神奇的功德来自于神秘的造化。
- 面势驾厚坤:山的气势压住了厚重的大地。
- 昔贤兹阐道:从前的圣贤在此阐发道理。兹,这,此处的;阐道,阐发道理。
- 光烂搏桑暾:光明灿烂如同太阳的光芒照耀着桑树一般。光,光芒,明亮;烂,灿烂;搏,照耀;桑暾,指桑树。
- 因之景益胜:因此景观更加壮丽。
- 后天镇长存:自然景象和天体运行规律得以长久保持。后天,自然现象;镇,持久存在。
- 晴川一怅望:站在晴朗的河边远望。怅望,远望,有所感慨。
- 毕志誓穷源:下定决心要穷尽源头。毕志,下定决心;誓,决心;穷源,探究水源的源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洛阳时所作的一首诗。全诗通过对龙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首联写诗人在洛阳城外远望龙门的景象;颔联写龙门的山势壮观,气势磅礴,令人震撼;颈联赞颂了龙门的神功,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尾联诗人决心要探究源头,表达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情感真挚深沉,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