髹几香残蓬户闲,坐来无事且看山。
但逢石丈随罗拜,每对桑郎一破颜。
云缕拥花愁态敛,雨丝洒竹泪枝斑。
翛然倚杖疏林下,兴在飞鸿杳霭间。

【注释】

漫兴:随意写诗。三首:指作者的《漫兴》组诗共有三首。

髹几:漆制书桌。香残:香气已尽。蓬户:形容简陋的居室。闲:清静、幽寂。

石丈:对隐者的敬称,指山中的隐者。罗拜:叩头拜见。桑郎:对隐者的另一种敬称,也指隐者。一破颜:面露笑容。

云缕:指花上的云雾缭绕状。愁态敛:收敛了愁容。雨丝:像细雨般的丝缕。洒竹:竹上滴下。泪枝:像流泪一样的树枝。

翛(xiāo)然:悠闲自在的样子。倚杖:靠着拐杖。疏林:稀疏的树林。

兴:兴致,兴致勃勃的样子。飞鸿:大雁。杳霭(yǎo):模糊、隐约不清。

【赏析】

此为《漫兴三首》中的第一篇。诗是随意写来,不拘章法的,却写得清新自然,饶有情致。

开头两句写闲坐无事,看山消遣的心境。“髹几”,即漆几,泛指书桌;“香残”,谓室内花香已过,气味不再;“蓬户”,简陋的居室;“闲”,清静,幽寂。“坐来无事”是说在闲暇无事时,“且看山”则说明闲适无聊时,便去观赏山景。

后四句以“逢”、“对”、“愁”、“洒”等字表现诗人与隐者的交往以及隐者对诗人的欢迎和接纳之情,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生活厌倦的情绪。

“石丈”,对隐者的敬称,指山中的隐者;“桑郎”,对隐者的另一种敬称,也指隐者。“罗拜”,叩头拜见,表示尊敬;“一破颜”,面露笑容,表示欣喜。“桑郎一破颜”,表明诗人见到石丈时心情舒畅,高兴得面带笑容。这两句是说:每当遇到山中的隐者,我都会叩头拜见,并面露喜悦之色,而隐者对我也会破颜一笑,表现出他们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

接着四句写与隐者的交往情景。“云缕拥花愁态敛”,云彩缭绕的花枝上,流露出一丝忧愁的神态,仿佛是在收敛愁容。“雨丝洒竹泪枝斑”,细雨洒落在竹枝上,犹如泪水一般,使竹子的枝叶显得斑驳而伤感。这两句是说:每当看到花朵被云朵缠绕着,好像在收敛愁容,我便知道花已经失去了生机,变得萎靡了。又看到细雨洒落在竹枝上,就像眼泪一样,使竹子的枝叶变得斑驳而忧伤,我就知道雨已经下了很长时间,花已失去了往日的鲜艳,竹子也已经凋零了。

后两句写诗人与隐者的亲近关系。“翛然倚杖疏林下,兴在飞鸿杳霭间”,悠闲自在地靠在拐杖上,身姿轻松地站在稀疏的树林下面,心中充满着愉悦之情,因为大雁在空中自由飞翔,它们的身影时而高远时而低矮,难以捉摸,正如那飘渺的云雾遮住了远处的景色,使人无法看清它的模样。这里的“翛然”二字,既写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情趣,又体现了他对隐者的喜爱和崇敬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居山林的生活情景和隐者与诗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之情。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