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舟坐无聊,遵途岸转杳。
急流赴海驰,怪石横江倒。
仰睇崟崎侧,惟见苍翠矫。
覆莽映赭壁,枝弱不胜鸟。
县崖窄可步,聚缆密如筱。
舟子勿前征,前路烟生草。

【注释】

发严州舍舟登陆:离开严州后,上岸行走。舍舟,即下船。

纵步十五里:走十五里路。

憩山麓丛榛(cóng zhī)远:休息在山脚的草丛中。

遵途:沿路。

转杳:指路途遥远。

急流赴海驰:急流如飞马般地奔向大海。

怪石横江倒:奇形怪状的岩石横卧在江中。

仰睇崟崎侧:仰头看那高而陡峭的山崖上。

惟见苍翠矫:只见那青葱翠绿的山峦挺拔峻峭。

覆莽映赭壁:覆盖着茂密的草地映照着红色的土地。

枝弱不胜鸟:树枝柔弱到连鸟儿都承受不住。

县崖窄可步:狭窄的山路可供步行。

聚缆密如筱:密集的缆索像芦苇一样密集。

舟子勿前征:船夫不要往前赶。

前路烟生草:前方的路被烟雾笼罩,看不见草。

【赏析】

此诗写诗人离开严州后,上岸行走十五里的所见所感。

开头两句是说:离开严州之后,乘船登岸,漫步了十五里路,休息在山脚下茂密的草丛中。“发严州”,即从严州出发。“舍舟”,“下船”的意思。“登陆”,“步行”。

第三句:“遵途”,沿着小路。“转杳”,指路遥,道路难辨。

第四句:“急流赴海驰”,急流奔腾似骏马直向大海奔驰,形容水流湍急,波涛汹涌;也形容时间紧迫,形势危急。

第五句:“怪石横江倒”,奇形怪状的石头横卧在江水中。这句用比喻的手法,把险恶的山势比作“怪石”,把江水比作“怪石横卧在”江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势之险和江水之急。

第六句:“仰睇崟崎侧”,仰头看那高而陡峭的山崖上,写出了山高林密、云雾缭绕的景象。

第七句:“惟见苍翠矫”,只见那青葱翠绿的山峦挺拔峻峭。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子,它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秀丽雄奇的山水画面,使人如置身其间,仿佛身临其境地领略了大自然的美。

第八句:“覆莽映赭壁”,覆盖着茂密的草地映照着红色的土地。“覆”、“映”二字运用得极为准确、生动,既表现了山野之美,又表现了山野之广袤。

第九句:“枝弱不胜鸟”,树枝柔弱到连鸟儿都承受不住。“强”字活用为“经受不住”,突出了树木的柔弱和环境的恶劣。

第十句:“县崖窄可步”,狭窄的山路可供步行。“县”、“窄”二字用得很贴切,既写出了山路的狭窄,又写出了人行其上的艰难。

第十一句:“聚缆密如筱”,密集的缆索像芦苇一样密集。“聚”、“密”二字,把缆绳之多和缆道之窄描写得入木三分。

第十二句:“舟子勿前征”,船夫不要往前赶。“勿”字用得非常巧妙,既表明船夫对前途的忧虑,又表现他对客人的关切之情。

第十三句:“前路烟生草”,前方的路被烟雾笼罩,看不见草。这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补充说明,进一步渲染出环境的险恶,使读者更能感受到旅途之艰难。

这首诗通过对严州周围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背景,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