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滇南去,姚州路最西。
停舆逢象渡,侧盖听猩啼。
渺渺兹行远,登登与斗齐。
瘴身试铁汉,柱字洗铜题。
几载明湖镜,繁驯长鹿麑。
常平红米厚,兼摄赤纹提。
爰有同鱼者,良怀肩彘携。
翳桑分赵饭,结草梦秦鞮。
稍幸辞牛衅,那堪卧马蹄。
赭衣不敢送,隔树语黄鹂。

【解析】

此诗是送别诗,诗人在告别友人时,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

首联:万里滇南去,姚州路最西。

译文:从遥远的云南出发,前往最西边的姚州。

注释:滇——云南简称;姚州,今云南省姚安县北。“最西”表明其地远在边陲,远离中原。

颔联:停舆逢象渡,侧盖听猩啼。

译文:停驻车马在渡河的大象旁,侧耳聆听猩猩啼叫。

注释:舆,古代的一种车,这里指车马。象,大象。

颈联:渺渺兹行远,登登与斗齐。

译文:远远望去,路途遥远,攀登山岭,高耸入云。

注释:渺渺、登登——形容道路遥远。斗,北斗星。

尾联:瘴身试铁汉,柱字洗铜题。

译文:身体染上瘴疠(一种毒气),但我要像钢铁一样坚强。柱字、洗铜——比喻自己为国效力的决心。

鉴赏:全诗以“远”、“高”二字贯穿始终,表现了作者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①首联:“万里滇南去,姚州路最西”,写诗人即将离开云南赴任姚州。

译文:我乘着马车,离开了云南的南端,向西南方向,来到了姚州的西北角。

②颔联:“停舆逢象渡,侧盖听猩啼。”写诗人在姚州停留期间所见到的自然景物。

译文:在姚州停留期间,我看到了渡河的大象,听到了猩猩的啼鸣声。

③颈联:“渺渺兹行远,登登与斗齐。”描绘了姚州一带的地势地貌特点,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译文:远远望去,路途遥遥无际,攀爬山峰,高入云端。

④末联:“瘴身试铁汉,柱字洗铜题。”表现了诗人为官的雄心壮志。

译文:身体染上了瘴疠,但我决心要像钢铁一样坚韧;用笔书写的文字,要如铜一般坚固。

鉴赏:诗人以“远”来描写旅途之遥,以“高”来衬托征途之艰。“远”字突出了诗人离乡背井的凄苦,也表达了他对前途的忧虑;“高”字则表现出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也暗示了他将肩负起保国安民的重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