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风万里来,忽聚土城口。
土城无人行,独客倚衰柳。
惊沙何冥冥,古树临荒戍。
身是太平人,愁见沙漠路。
【注释】
土城:即长城,指代边防。
边风万里来:风从遥远的边疆吹来。
忽聚土城口:忽然聚集在土城的入口处。
土城无人行:土城中没有人行走。
独客倚衰柳:孤独的游子靠着枯黄的杨柳树。
惊沙何冥冥:惊悚的沙尘多么浓黑啊。
古树临荒戍:古老的树木靠近荒凉的堡垒。
身是太平人:我是过着太平生活的人。
身是太平人:身处太平盛世之中。
身是太平人,愁见沙漠路:身为太平之人,却看到沙漠中的道路充满艰难。
赏析:
此诗以景起兴。首句写远风,次句写近景,三、四句写近景中的人事和物象,五、六句则由近及远,写远景中的景物。全诗意境苍凉,悲壮动人。
“边风万里来”,“土城”是边关要塞,这里用“土城”,既点明地点,又暗寓边防之意。“风”与“土城”结合,更显得苍凉、悲壮。诗人置身其中,面对茫茫大漠,不禁感叹:“忽聚土城口”。一个“忽”字,突出了时间的迅速,也突出了空间的辽远。“土城”是边关要塞,这里用“土城”,既点明地点,又暗寓边防之意。“风”与“土城”结合,更显得苍凉、悲壮。诗人置身其中,面对茫茫大漠,不禁感叹:“忽聚土城口。”一个“忽”字,突出了时间的迅速,也突出了空间的辽远。
“土城无人行”,“土城”是边关要塞,这里用“土城”,既点明地点,又暗寓边防之意。“风”与“土城”结合,更显得苍凉、悲壮。诗人置身其中,面对茫茫大漠,不禁感叹:“忽聚土城口。”一个“忽”字,突出了时间的迅速,也突出了空间的辽远。
“身是太平人”,“身”在这里指自己。“土城”是边关要塞,这里用“土城”,既点明地点,又暗寓边防之意。“风”与“土城”结合,更显得苍凉、悲壮。诗人置身其中,面对茫茫大漠,不禁感叹:“忽聚土城口。”一个“忽”字,突出了时间的迅速,也突出了空间的辽远。诗人置身于此,不免感慨万分:“身是太平人”。他身在和平年代,却要面对沙漠中的道路艰难险阻。
最后两句“身是太平人,愁见沙漠路”,诗人身处和平年代,却要面对沙漠中的道路艰难险阻。这两句诗将前面的景色与后面的感慨结合起来,使全诗达到了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