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论人人习齿牙,连城赵壁陨泥沙。
阿卿掩抱千金稿,藏向名山自一家。

浮论人人习齿牙,连城赵壁陨泥沙。

阿卿掩抱千金稿,藏向名山自一家。

注释与译文

注释

  1. “浮论”:指流言蜚语,人们随意谈论的浅薄之词。
  2. “人人”:每个人。
  3. “习齿牙”:经常挂在嘴边,成为谈资。
  4. “连城赵璧”:战国时赵国的一块美玉,价值连城,比喻极其珍贵的宝物。后用以比喻人才或物品极为珍贵。
  5. “陨”:坠落,掉落。
  6. “泥沙”:泥土和沙石。比喻无价值的东西。
  7. “阿卿”:古代女子的美称。
  8. “掩抱”:抱着、收藏。
  9. “千金稿”:指价值千金的文献或作品。
  10. “名山自一家”:在名山胜地隐居,自成一宗。意指独树一帜,自立门户。

译文

人人都能说几句,但都是肤浅的言辞。像连城价的赵璧一样坠落于泥沙之中。有才之人如阿卿一般隐藏其才华,只把珍贵的手稿保存于名山之中,自有一番成就。

赏析

此诗通过对比来表达作者对当时文风的批判和对真正有价值的学问的追求。诗的前两句通过“浮论人人习齿牙,连城赵璧陨泥沙”表达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即浅薄的言辞无处不在,而真正的智慧和才能却如同连城的宝贝被埋没。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中主题的深度和复杂性。

诗的后两句转向一个具体的人物——阿卿,通过“阿卿掩抱千金稿,藏向名山自一家”描绘了一个隐逸的人物形象。这里的“掩抱”意味着珍藏和保护,“千金稿”指的是极其珍贵的文献或作品,而“自一家”则表明了其独立自主、不随波逐流的性格。这一形象不仅丰富了诗的主题,也反映了作者对真正有价值学问的推崇。

诗通过对表面现象的批判和对深刻价值的赞扬,传达了一种对知识和智慧的重视,以及对现实社会中轻浮风气的不满。这种深刻的思想内容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现象的描述,更是对社会和文化的一种反思和批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