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鸣弦,发清商。
悲吹激林木,歌声一何长。
歌声长,弦声缓,百年鼎鼎不易满。
长歌行
弹鸣弦,发清商。
悲吹激林木,歌声一何长。
歌声长,弦声缓,百年鼎鼎不易满。
【注释】
- 长:指歌声悠扬绵远。
- 清商:指商调,即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徵”、“羽”两调。
- 悲吹:哀怨的乐曲。
- 激:振动。
- 鼎鼎:形容声势大,气势盛。
【赏析】
《长歌行》是汉乐府民歌,属《相和歌辞》瑟调曲。这首诗以“短歌行”的形式作结,但内容比短歌更为深刻。诗歌前半部分描绘了一幅凄楚动人的画面:奏起悲怆的乐曲,那激林木的声音,如泣如诉;歌声悠扬,久久不绝于耳。后半部分则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人的生命如同鼎沸之声,虽然声势宏大,但却不能长久。
诗中用琴瑟的弦声喻人世的欢乐和悲哀。“悲”与“清商”合拍,“急”与“长”相应,把音乐的节奏感和生活的节奏感统一起来,使读者产生共鸣。
此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它通过对比手法来刻画形象、表达感情。全诗可分为三层意思。第一层从开头到“歌声长”,写音乐的美妙动听。第二层从“歌声一何长”到“百年鼎鼎不易满”写生活的苦辛不平。第三层从结尾到结束写人生的短暂无常。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拟人。如将乐器的弦声比作有血有肉的“悲吹”,将人的歌声比作悠长的“歌声”。比喻。如将“鼎鼎”比作“百年”之“声”。排比。如“悲吹”“歌声”连用,“弦声”“歌声”相连,“百年”与“不易满”连用。这些手法的运用,既使诗歌节奏明快,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