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前舞袖膝前歌,酌酒看花笑语和。
但愿忧忘春不老,花开常近北堂多。
【注释】
寿萱堂:陈用文在家乡建造的一座楼阁,用来招待友人。
花前舞袖:指女子在花前跳舞时挥动袖子的样子。
膝前歌:指在膝前唱歌的乐事。
酌酒看花笑语和:指在花前喝酒,看着花儿微笑说话,和谐愉快。
但愿忧忘春不老:希望忧愁忘记,春天永存。
花开常近北堂多:希望花儿经常盛开在北堂(官署)附近,使北堂显得更加美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抒怀之作。诗人以“花”为媒介,通过写景抒情的手法表现自己的愿望和心情。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28个字,节奏轻快,音韵悦耳。从结构上看,前二句是写景,后二句是抒情。从内容上看,前二句是写在花前饮酒赏花的情景,后二句是诗人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从艺术手法上来看,全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技巧。
首句“花前舞袖膝前歌”,写花前歌舞之盛。这里用了两个动作:“舞袖”与“歌”,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图景。一个“舞”字,把女子欢快的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而“歌”则更增添了欢快的气氛。“舞袖”二字还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一方面形容女子跳舞时衣袖飘扬的美丽景象;另一方面又隐含着女子内心的喜悦与兴奋之情。同时,“膝前歌”三字也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指女子在膝前唱歌,又指女子在膝前舞蹈。这两个动词都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让人仿佛置身于花丛之中,感受到那种快乐的氛围。
次句“酌酒看花笑语和”进一步描绘了花前欢聚的景象。在这里,诗人不仅用“酌酒”这个动作来形容人们欢乐的心情,而且还用“看花”这个动作来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表达方式既形象又生动,使人仿佛看到了人们在花前欢聚的场景,感受到那种快乐的气氛。同时,“笑语和”三个字也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既表达了人们欢快的情绪,又暗示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三句“但愿忧忘春不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里的“但愿”二字表达了一种期盼之意,而“忧忘”二字则表明了一种乐观的态度。最后一句“花开常近北堂多”则是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祝愿。这句中的“花开”二字象征着美好的时光与希望,“常近北堂多”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的美好时光能够常常陪伴在家人身边的愿望。整首诗通过描写花前舞袖、膝前唱歌的画面,展现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