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头日浣纱,春波泻明玉。
指点苎罗村,侬家在山麓。
注释:
越城曲:指唐代大诗人贺知章晚年隐居的越州(今浙江绍兴)城北的鉴湖。
矶头日浣纱,春波泻明玉:指在湖边洗衣的场景,春水清澈如明玉。
指点苎罗村,侬家在山麓:指在湖边的浣纱时,看到远处的苎罗村,我家就坐落在那山脚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越州的一首小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家乡的自然美和人文美。
首句“矶头日浣纱”,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诗人站在湖边的矶头上,沐浴着阳光,悠然自得地洗衣。这里的“矶头”指的是湖边的岩石,“浴”则暗示了诗人的心情舒畅、自在。
次句“春波泻明玉”,进一步描绘了湖面的景色。春天的湖水清澈透明,如同明晃晃的宝石,给人一种宁静而纯净的感觉。这里运用了“泻”这个动词,形象地表现了湖水流动的景象。
最后一句“指点苎罗村,侬家在山麓”,则是诗人对故乡的回忆。他指着远方的苎罗村,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眷恋。这里的“侬家”指的是自己,而“在山麓”则暗示了诗人与家乡之间的亲近关系。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深厚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