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车马客,意气何扬扬。
千金饰玉鞭,百金宝剑装。
传呼动里闾,顾盼自生光。
长妇出迎客,问客来何方。
客言自幽蓟,乍者发渔阳。
道逢远征人,寄书来故乡。
开缄竟何道,细书八九行。
昔为丝与桐,今为参与商。
参商各异地,羽翼安得双。
长跪再拜客,邀客暂徜徉。
烹庖出丰膳,高宴罗酒浆。
愿为传语欢,努力莫相忘。
【注释】
门:门楣。车马客:指门前有车马来往,是贵客的家。意气:气概。扬扬:得意的样子。千金:古时用黄金表示价值。饰玉鞭:指装饰精美的马鞭。百金:一百两黄金,宝剑装:指装剑。传呼(chuān hū):传呼呼唤。里闾:里巷,乡间。顾盼:左右张望。生光:显得生气勃勃。长妇:年轻的妇女。出迎:出来迎接。寄书:写信。开缄:打开书信。竟何道:到底说什么。细书:写得很仔细的书信。丝:指蚕丝。桐:指桐木。今为:如今成了。参商:星名,参宿和商宿相对,比喻兄弟或夫妻不和睦。异地:异地。羽翼:翅膀,比喻人的才能或抱负。安得双:如何能同时飞翔呢?长跪再拜:跪在地上叩头再拜,表示敬意。烹庖(páo):烹调食物。丰膳:丰盛的饭菜。罗酒浆:摆放酒菜。传语欢:传递欢乐的消息。相忘:忘记彼此。
【赏析】
这是一首写门迎贵客而抒发离愁别绪的诗。诗的开头写贵客到访时的盛况;接着写贵客的风采和豪迈气概;然后写贵客的离别,以及诗人送别的情怀。
诗中“门有车马客”四句,写贵客到访的情景,突出贵客的车马、服饰和仪态。“门有车马客”,说明贵客到来之前,家里已经准备充分了。“意气何扬扬”两句,写贵客来到后的表现,表现出他的豪放不羁的风度。“千金饰玉鞭”四句,写贵客的到来,给主人带来很大的影响,使得主人也变得很有气派。“传呼动里闾”(传呼)是说贵客到来之后,人们纷纷前来欢迎他。“顾盼自生光”,是说贵客在欢迎的人中显得更加光彩夺目,引人注目。
“长妇出迎客”五句,写贵客与夫人相见的情形,贵客的仪表不凡,夫人则显得十分恭敬,贵客对夫人的问候,使夫人感到惊喜,并询问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客言自幽蓟”二句,写贵客的来历,他是从遥远的幽州蓟县(今北京市北部),忽然发兵渔阳而来。“道逢远征人”一句,是说在旅途中遇到了远道而来的人,即贵客。“寄书来故乡”,是说贵客把从故乡寄来的书信放在信箱里,让夫人去取。“开缄竟何道”,是说打开书信看里面的内容,却不知道写的什么话。“细书八九行”,是说书信写得很长,但内容只有短短几行文字,可能是贵客向夫人表达的思念之情。
“昔为丝与桐”六句,写贵客现在的身份地位变化,过去以养蚕抽丝、弹琴唱歌为业,而今却成了征夫,远离家乡。这两句诗是说,当年贵客是做丝织品和弹琴唱歌的,而现在却是出征在外,不能回家乡。“参商各异地”,是说贵客和夫人现在相隔两地,不能在一起生活。“羽翼安得双”,意思是说贵客和夫人怎么能同时飞行呢?这里用“羽翼”比喻两人的才能或抱负,表达了他们不能同时飞上天空,不能同享幸福的愿望。“长跪再拜客”,“长跪”是跪下身子,弯着腰,两手合掌放在膝盖上,向客人磕头致敬;“再拜”也是磕头致敬,但次数更多,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和依恋之情。“愿为传语欢”,是说希望贵客能把这里的快乐和幸福带给远方的亲人。
诗的结尾两句,写贵客即将离开时的情景:贵客要告别夫人了。“烹庖出丰膳”,是说夫人要为贵客准备丰盛的饭菜。“高宴罗酒浆”,是说在宴会上摆放了许多美酒佳肴。“愿为传语欢”,则是希望贵客能够把在这里的快乐和幸福带回故乡,让亲人也能分享这些快乐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