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非我宅,五岳不足居。
乘蹻蹑浮云,周览万里馀。
朝游昆崙顶,夕息瀛海隅。
举头见三山,城阙正逶纡。
圆峤耸巨鳌,方壶戴神鱼。
西行谒王母,置酒行天厨。
灵妃酌金液,玉女吹笙竽。
燕乐未及终,飞腾起太虚。
骖龙叩玉阙,驾凤翔灵旟。
长揖问轩辕,俯身拾帝车。
明霞为我佩,素霓为我裾。
飘飘谢尘世,万岁同斯须。

【注释】

九州:中国。宅:居住。五岳:指泰山、华山、衡山、嵩山、恒山。蹻(jué):古代的一种登山器具,形如木屐。蹑(niè):踩。浮云:云雾。昆仑:昆仑山,西起新疆,东到甘肃,是中国古代神话中著名的神山。瀛海:大海。三山: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城阙:宫殿的台门。逶(wēi)纡:曲折回环的样子。圆峤(qiáo):即圆丘,指昆仑山。巨鳌:指大龟。方壶(hú):古代传说中的仙山名。戴神鱼:指戴着神兽的玉佩。王母:道教称天帝之母。天厨:天帝的厨房。灵妃:仙女。金液:金色的液体,指神仙所饮之酒。玉女:仙女,笙竽:乐器,笙箫。燕乐:宴饮的音乐。太虚:天空。骖(cān)龙:驾龙马。叩:敲击。玉阙:天宫的美称。轩辕:黄帝的名号,这里指黄帝。帝车:天子的车。明霞:日光。素霓:“素”指白色,“霓”指彩虹般的色彩,这里泛指彩色。长揖:行揖礼,表示敬意。谢:辞别。尘世:人世间。万岁:万寿无疆的意思。

【译文】

我居住在九个州之外,五岳之间也不足以作为我的家。

骑着快马踏着白云,在万里之外遨游。

早晨游览昆仑顶,晚上栖息在瀛海隅。

抬头看见三座山,皇宫楼阁正曲折蜿蜒。

圆丘上站立着一只大龟,方壶山上戴着一只神兽的玉佩。

向西进谒王母娘娘,设宴于天帝厨房。

玉女斟酒,笙和竽奏乐声不断。

宴饮尚未结束,我就乘风腾跃飞向了天空。

驾着龙马叩拜玉阙,驾着凤鸟翱翔于天旗之上。

向黄帝行敬礼,俯身拾取他坐过的车子。

用日光为我束带,用彩霞为我衣饰。

飘然而去谢绝了尘世,万岁同天地共长久。

【赏析】

《升天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诗。此诗通过描写作者对仙境的向往,抒发了他追求自由、不受拘束的思想,以及他那种不羁的性格特征。全诗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语言豪放洒脱,想象丰富奇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首联“九州非我宅,五岳不足居。”两句点题,表明诗人要超脱世俗,寻求精神上的自由,而这种自由只有仙境才能提供。“九州”指的是中国的全部土地;“五岳”则是指传说中的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诗人把国土称为“宅”,把名山大川比作“居”,可见其欲摆脱尘世纷扰之心。

颔联写诗人乘骑赤龙、白鹿,踏上云梯直上九天揽月揽星,意气风发地周游四海,放眼万里。诗人在这里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极写自己的豪情壮志与凌云壮志。

颈联“朝游昆崙顶,夕息瀛海隅。”两句写诗人日夜兼程,畅游名山胜景。昆崙,又称昆丘。据传为古西域国的名都。《山海经》说:“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河源出焉。”所以昆仑又为黄河的发源地,古人认为黄河是贯通天地间的脉络,故有“河出昆仑”之说。诗人从昆仑出发,一路游览至海滨,这既是诗人的游历过程,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反映,表现了他渴望自由、追求自由的强烈愿望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尾联“举头见三山,城阙正逶纡。”两句进一步写诗人的游兴未尽,目不暇接的景象。“三山”指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仙山。“城阙”指宫阙、宫廷,这里指京城长安或洛阳。“逶纡”意为曲折回旋。诗人登上高处,俯瞰京城,只见层层叠叠的宫阙在云烟缭绕之中若隐若现,显得十分迷人。

尾联“圆峤耸巨鳌,方壶戴神鱼。”两句写昆仑山和方壶山的神奇美丽。圆峤即昆仑山,方壶即方丈、瀛洲两山的总称。“巨鳌”指巨大的龟,古人认为它能背负蓬莱三座神山,所以称之为“巨鳌”。诗人用“耸”字来表现昆仑山高大险峻的特点,用“戴”字来形容方壶山被神兽所环绕的奇丽景象。

末联“西行谒王母,置酒行天厨。”“西行”指从昆仑山向西行进;“王母”指道教传说中的王母娘娘,她是天界最高贵的女性,也是神仙们崇拜的对象之一,她住在昆仑山的玉池旁边。诗人来到王母娘娘的住所,准备为她祝寿献酒,并在那里度过了欢乐的时光。

尾联“灵妃酌金液,玉女吹笙竽。”“灵妃”指仙女中的美女;“玉女”指仙女;“金液”、“笙竽”都是仙乐的代称。诗人在王母宫中饮酒作乐,享受着人间无法比拟的快乐。

全诗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叙述,语言豪放洒脱,想象丰富奇特,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