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饯我友,驾言远徂征。
前瞻齐鲁墟,千里浮云兴。
亲交岂不眤,怀役不遑宁。
旷野饶悲风,扬尘翳边庭。
中衢雪霰集,边马寒无声。
蹊谷无行迹,侧足层冰横。
回首望京阙,能不恻中情。
子其只自爱,顺时保荣名。
【注释】
《送周氏》:本篇是一首送别诗。周氏,即周文,字子真。
清晨饯我友:清晨,指早晨;饯,设宴送行。
驾言远徂征:驾车远去征战的地方。
前瞻齐鲁墟,千里浮云兴:放眼向前看鲁国的故城遗址,只见层层浮云飘起。齐鲁:泛指齐、鲁两地;墟:废墟。
亲交岂不眤,怀役不遑宁:难道我的亲友们不是心系远方吗?他们忧虑国事,无暇安宁。眤:牵挂,忧虑。
旷野饶悲风,扬尘翳边庭:辽阔的荒野上吹来了悲凉的秋风,尘土飞扬遮蔽了边境的庭院。
中衢雪霰集,边马寒无声:大路上积雪纷纷,战马因寒冷而静默无声。
蹊谷无行迹,侧足层冰横:山间小路上没有行人的足迹,脚踩着层层厚厚的冰雪。
回首望京阙,能不恻中情:回首望去,心中不免涌起悲伤之情。京阙:京城,这里借指京都。
子其只自爱,顺时保荣名:你啊,只须爱惜自己的身体,顺应时代的节拍,保住美好的名誉。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的周氏,即周文,与李白同时期,曾做过唐玄宗的秘书监。
首联写送别之际,作者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之情。“清晨饯我友,驾言远徂征”,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早晨,并且是为了送朋友远去征战,这两句为全诗定下了慷慨悲壮的基调。“驾言”即“将车而行”,“徂征”,往征伐之地行进。“前瞻齐鲁墟,千里云浮起”,则写远行之人即将踏上征途的情景。齐鲁,泛指齐国和鲁国,这里用以代指东晋朝廷。“前瞻”,从眼前往远处看,“云浮起”则描绘出一幅茫茫大地上云层翻滚、迷漫天际的景象。
颔联承上启下,写送行时所见所感。“亲交岂不眤,怀役不遑宁”两句的意思是:亲朋好友岂能不牵挂呢!他们忧虑国家大事,怎能安宁无事!“眤”,担忧的意思。这句说:亲朋好友岂能不忧心忡忡?“怀役”,忧虑国事。“眤”,牵挂、担忧之意。“不遑宁”,意为不能安居乐业。这两句表现诗人与周氏之间深厚的友情,以及诗人对国家大事的深切忧虑。
颈联“旷野饶悲风,扬尘翳边庭”,则进一步渲染了送别的环境气氛。“旷野”、“悲风”、“扬尘”等词语,都给人以凄凉、悲怆之感。“翳”,遮蔽之意。这两句描写出一幅荒漠辽阔的原野景象,狂风呼啸,尘土飞扬,遮住了边疆的庭院。
接着“中衢雪霰集,边马寒无声”两句写景。“中衢”,中间的道路。“雪霰集”,即大雪纷飞。“寒无声”,则表现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这两句描写出一幅大雪纷飞、万马奔腾的战场景象。这两句既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状况,又烘托出送别的悲凉气氛,使整个画面笼罩在一层浓重的哀愁之中。
尾联写送别之际,诗人的内心感受。“蹊谷无行迹,侧足层冰横”,则是说山间的小路无人行走的痕迹,脚下踩着的全是厚厚的白雪。这两句描写了一幅雪地行踪的图画:“无行迹”意味着道路艰难;“层冰横”则表现了道路的艰险。这两句既是实写,也是虚写,虚实交错,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与凄苦。最后一句“回首望京阙,能不恻中情”,则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不忍分别、思念故土的情感。“京阙”,指京城,这里借指京都长安。
这首诗以“清晨饯我友,驾言远徂征”开头,以“回首望京阙,能不恻中情”作结,一气呵成,浑然一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整首诗语言凝炼含蓄,意象苍茫悲凉,风格沉郁顿挫,充分表现了一个有志于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的高尚情操和壮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