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与君相别处,越江一夜秋涛去。
今日与君相见时,吴宫三月春风吹。
人生聚散何草草,春来秋逝伤怀抱。
转盼流光安可知,策足要津苦不早。
少年避世汉廷中,俯首潜郎画省东。
不事簿书羞问马,空将词赋擅雕虫。
贾生果遭绛侯妒,汲孺亦被公孙怒。
谪去魂销湘水滨,归来泪尽燕城墓。
敝庐萧萧落日曛,高车门外过缤纷。
已扫松萝谢逋客,犹随轩冕对夫君。
夫君倜傥青云器,奉节聊为苍水使。
酌酒何关世上情,论文且发囊中秘。
白首相期在令猷,荣名莫遣为身累。
君从北关谒丹墀,余守南山偃桂枝。
讵堪玄度孤明月,却照杨朱两路岐。
【注释】
- 昔日行赠许应元使君:指诗人在与许应元别离时作诗相赠。
- 越江:指钱塘江,浙江的别称。秋涛:指钱塘江口涌起的巨浪。
- 今日与君相见时:指诗人与许应元重逢时。吴宫:指苏州园林名。三月春风:指春天的景色。
- 人生聚散何草草:指人生聚散无常,匆匆而过。
- 春来秋逝伤怀抱:指春天来临和秋天过去都令人伤感。
- 转盼流光安可知:指光阴迅速流逝,不可预测。
- 策足要津苦不早:指急于谋求高官厚禄却为时已晚。
- 少年避世汉廷中:指年轻时不愿进入朝廷。
- 俯首潜郎画省东:指低头做人,隐居在尚书省的东南角落。
- 不事簿书羞问马:指不爱做文书工作,也不爱骑马。
- 空将词赋擅雕虫:指只会吟诗作对,不会治理国家。
- 贾生果遭绛侯妒:指汉代贾谊曾因被权臣所嫉妒而遭贬谪。
- 汲孺亦被公孙怒:指东汉汲黯曾因被权臣所忌恨而遭排挤。
- 谪去魂销湘水滨:指屈原被贬后魂归湘水之滨。
- 归来泪尽燕城墓:指李白自沉于汨罗江前,回到家乡后已是泪干如枯井,无法再流泪了。
- 敝庐萧萧落日曛:指诗人的简陋住所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凄凉。
- 高车门外过缤纷:指门前有华丽的马车往来穿梭,十分繁华热闹。
- 已扫松萝谢逋客:指已经辞去官职,不再为官。
- 犹随轩冕对夫君:指虽然已辞官归隐,但仍愿意跟随先生左右侍奉左右。
- 夫君倜傥青云器:指先生的品格高洁如青云中的君子一样高尚。
- 奉节聊为苍水使:指诗人虽然已辞官归隐,但仍然希望为国家效力,做一个忠诚的官员。
- 酌酒何关世上情:指喝酒与世间的事情无关,是诗人的一种超脱态度。
- 论文且发囊中秘:指写文章可以随意发挥,不受限制。
- 白首相期在令猷,荣名莫遣为身累:指希望与先生共度晚年,不要因为名声而受到牵累。
- 君从北关谒丹墀:指先生到北门迎接天子。
- 余守南山偃桂枝:指我自己守护着南山上的桂花树。
- 讵堪玄度孤明月:指自己面对皎洁的月光感到无能为力。
- 却照杨朱两路岐:指月光照亮了两条不同的道路。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与友人分别时所写的一首告别诗。全诗通过描绘两位好友的离别情景,表达了他们对于人生聚散、官场得失等不同观点和感慨,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自身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首联“昔日与君相别处,越江一夜秋涛去。”描述了两位好友离别的情景,其中“昔日”指的是过去的某个时刻,“相别处”则暗示了他们即将分开的命运。“越江”指的是浙江的江面,“一夜秋涛去”则形象地描绘了他们在江面上度过的一段时光。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留恋之情以及即将分离的哀愁。
颔联“今日与君相见时,吴宫三月春风吹。”则是诗人在重逢时的喜悦之情。“今日”指的是现在的时刻,“相见时”则暗示了他们的再次相聚。“吴宫”是指苏州园林名,“三月春风”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和朋友重逢的喜悦心情以及春天的美好寓意。
颈联“人生聚散何草草,春来秋逝伤怀抱。”“聚散”指的是人生的聚散离合,“草草”则表示匆忙、仓促。“春来秋逝伤怀抱”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聚散离合的感慨和忧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转盼流光安可知,策足要津苦不早。”则是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担忧和忧虑。“转盼”指的是回顾过往的时光,“流光”则表示时间流逝;“安可知”则表达出诗人对于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策足要津苦不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渴望以及对于早日实现目标的渴望。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前途和命运的深深关注。
这首《昔日行赠许应元使君》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通过对两位好友分别和重逢的情景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人生聚散离合的感慨和对未来命运的关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