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路速多讼,民生滋不辰。
菲屦岂徒象,赭衣应勿纯。
谁谓九人髽,胜彼一人巾。
史迁懋文学,鬻拳济忠钦。
嗟哉方下吏,司鸣遂无晨。
洁身宝琬琰,慎俾就煨尘。

【注释】:

末路:指死路。速多:迅速增加。讼:诉讼。菲屦:破旧的鞋子。应:应当。谁谓:谁说。九人髽:即“九人髻”,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用麻绳编成,上端系于头顶,下端下垂过肩头,形如鸡冠。胜:超过。史迁:司马迁,汉代史学家。懋(mào):勉力。鬻拳:卖弄拳术,引申为出卖才学。济忠钦:救助忠臣。下吏:受审问。司鸣:主管鸣冤叫屈之事的人。遂无晨:于是没有早晨。洁身宝琬琰:保持清白,珍惜自己的美好品质,使之不蒙污浊。慎俾(bǐ)就煨尘:谨慎行事,不要成为被烧埋或埋入灰烬的无用之物。

【赏析】:

这首诗是《议狱诗·其七》,通过诗人对司法审判中的种种弊病的揭示和讽刺,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全诗语言犀利,笔力刚健,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开头两句“末路速多讼,民生滋不辰”。意思是说,在人生道路上,如果走得太快太急,就会招来很多官司,老百姓就会遭遇不幸。“速”字,既表明了“讼”的原因,又暗示了导致“讼”的因素。作者认为,人们不应该为了争权夺利而走上犯罪的道路,而应该走一条正直、光明的人生之路。这两句诗是对那些贪赃枉法的人的警告。

“菲屦岂徒象,赭衣应勿纯。”诗人进一步指出,那些贪官污吏之所以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并非偶然,而是因为他们的本性不好,才会做出这样那样的错误行为。这里,“菲屦”指的是破旧的鞋子,“赭衣”则是指穿红袍的犯人。诗人通过对这些罪犯的描绘,揭露了他们内心的丑恶和贪婪。

第三句“谁谓九人髽,胜彼一人巾。”诗人以幽默的语言讽刺了那些自作聪明的罪犯们。他们竟然把头发梳成古代妇女那种假发的样式,以此来炫耀自己的身份地位。然而,这种炫耀并不能掩盖他们内心的丑陋和贪婪。

第四句“史迁懋文学,鬻拳济忠钦”则是对那些贪官污吏进行谴责和讽刺。司马迁是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他勤奋好学,博闻强识,被誉为“文史之祖”。然而,一些贪官污吏却利用自己的权势,卖弄才学,谋取私利,甚至不惜出卖国家和自己的生命。这种行径是多么可耻啊!

第五句“嗟哉方下吏,司鸣遂无晨”,诗人感叹道,如今这些贪官污吏都已经落入法网,等待他们的将是什么?恐怕只有被火化或埋葬的命运吧!这是对那些贪官污吏的最后审判。

最后一句“洁身宝琬琰,慎俾就煨尘”,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对廉洁正直的坚守。他希望自己能够保持清白的品质,珍视并维护自己的美好形象,不要成为被烧埋或埋入灰烬的无用之物。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它通过对贪官污吏们的揭露和讽刺,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正义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值得后人学习和借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