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王宏策府,汉祖重民图。
开馆收秦日,为楼托晋湖。
輶轩万国至,负版四方趋。
户口今全盛,山川代不殊。
地邻东观密,水绕北门纡。
何幸披玄览,从兹仰圣谟。

【注释】

①供事:供职。

②周王:指西周的周王朝,周武王、周公等曾在这里建都。

③重民:尊重民。

④秦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秦朝的日子。

⑤晋湖:即南京的玄武湖。

⑥輶轩:古代使节乘坐的马车。

⑦负版:携带书册。

⑧东观:汉初的藏书之地,在今河南洛阳。

⑨玄览:深广如天的眼睛。

⑩圣谟:圣明的谋略。

【译文】

周王朝的宏策府,汉朝皇帝的重民图谋。

开张了馆舍接纳天下人,为楼阁而依托晋湖水。

使节万国来至,百姓四方趋之。

户口现在全盛兴旺,山川代代没有变化。

地邻东观密,水绕北门纡曲。

有幸披读这圣明的典籍,由此仰视圣明的谋略。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南都(今江苏南京)任官时写的一组七绝。诗前四句写玄武湖的形势和历史,中间四句写其政治作用,最后两句抒发诗人的感慨。

这首诗以“玄武湖”作为题目,既点明了题意,又表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玄武湖在南京城北,风景优美,环境清幽。诗人从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出发,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周王朝的“宏策府”,汉朝皇帝的“重民图谋”,以及开张馆舍,为楼阁而依托晋湖水的宏伟景象,都在其中得到体现;同时,诗人还从地理方位上,写出它地邻东观密,水绕北门纡曲,从而突出了它的战略地位。

诗人最感兴趣的,还是玄武湖在历史上的政治意义。“开馆收秦日,为楼托晋湖。”这两句是说,玄武湖在历史上曾经成为帝王们开馆收兵,或为楼阁以托晋水的场所,这就表明它在历史上的重要角色。“万里江山终不改,一劳何惜一兴功”(刘禹锡《石头城》),这两句诗正是诗人对玄武湖历史的肯定和赞扬;“何幸披玄览,从兹仰圣谟”(《登金陵凤凰台》),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憧憬和祝愿。

诗人通过对玄武湖的描写,不仅表现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之情,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愿望。

先写玄武湖的自然景观,第四句则写它的历史作用。自然景观是历史作用的基础,而历史作用则是自然景观的反映。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观时,并不流连忘返,而是抓住关键处加以渲染和勾勒,从而表现出一种雄浑的气势和深邃的内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