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开僧舍,言疏礼佛泉。
忽从衡岳外,幻涌越山前。
金穴神龙吐,银床善虎眠。
响幽宜间竹,色瑞并成莲。
定识调心偈,流知出世缘。
从兹功德水,常普法华筵。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歌主旨。
“自昔开僧舍,言疏礼佛泉”,意思是自古以来这里就有寺庙,僧人常在此诵经礼佛。从“礼佛”一词可以看出,诗人是写山中泉水的功德与佛家的渊源关系。
“忽从衡岳外,幻涌越山前”,意思是突然从衡山之外涌出,像神话中的水仙花一样幻变着。“幻”“越”二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山泉水的神奇变幻,为泉水增添了许多神秘色彩。
“金穴神龙吐,银床善虎眠”,这两句是对泉水奇观的具体描绘。金穴指的是泉眼,银床指的泉底石层,“神龙吐”“善虎眠”比喻泉水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泉水仿佛是从龙口吐出,又仿佛是从虎口流入,富有诗意和哲理。
“响幽宜间竹,色瑞并成莲”,意思是泉水声响低沉,适宜在竹林中听到;泉水颜色清澈,能映照出莲花的颜色。“幽”、“瑞”两字形容泉水声色之美,突出其神奇。
“定识调心偈,流知出世缘”,意思是人们可以确定泉水与禅理有关,泉水流出时也让人想到修行的因缘。
“从兹功德水,常普法华筵”,意思是从此的功德水常能洗净人的心灵,常能供人饮茶,如同法会的法筵一样。“常普法华筵”点明泉水功德无量,是佛教圣地。
【答案】
示例:
观虎跑泉
自昔开僧舍,言疏礼佛泉。
忽从衡岳外,幻涌越山前。
金穴神龙吐,银床善虎眠。
响幽宜间竹,色瑞并成莲。
定识调心偈,流知出世缘。
常普法华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