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婴时网,终宵若触藩。
史迁幽请室,公冶系圜门。
果被儒冠误,从知狱吏尊。
梦多宁辨蝶,泪尽讵闻猿。
易枉虞翻迹,难招宋玉魂。
徒闻怀楚奏,未见理秦冤。
市远应投杼,天高奈覆盆。
含酸对蛛户,急难望鸰原。
良璞捐仍抱,明珠盼尚存。
倘然蒙察识,犹可报君恩。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型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解答此题,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对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对诗句进行翻译;最后赏析诗句的内容及艺术手法。
“一自婴时网”,诗人自小就受到牢笼一样的束缚,“婴”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诗人的无辜,也表现了诗人被束缚的命运,同时,“一自”二字又表现出了诗人的无奈。
“终宵若触藩”,诗人长年累月的牢狱生活,使他如同被关在笼子里的野兽一样,整夜都在挣扎,痛苦不堪。
“果被儒冠误,从知狱吏尊”,“果被”一词,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不幸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朝廷的愤怒与不满。
“梦多宁辨蝶,泪尽讵闻猿”,诗人的眼泪流干了,他连梦中都分辨不清蝴蝶和猿猴的区别,表达了他对现实的绝望以及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
“易枉虞翻迹,难招宋玉魂”,“易枉”一词,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的一生的不幸命运的无奈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朝廷的愤懑与不满。
“徒闻怀楚奏,未见理秦冤”,诗人虽然听说过李斯怀有《谏逐客书》的奏章,却没有看到过李斯为秦国辩解的奏章,表现了诗人对于朝廷的失望之情。
“市远应投杼,天高奈覆盆”,诗人生活在社会底层,身处黑暗之中,他只能像古代传说中的投杼女子一样,面对黑暗的社会,只能选择默默忍受。
“含酸对蛛户,急难望鸰原”,“含酸”一词,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无奈与悲伤,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良璞捐仍抱,明珠盼尚存”,诗人虽然失去了自己的理想,但是仍然保持着自己的信念。
“倘然蒙察识,犹可报君恩”,诗人希望自己的理想能够被朝廷所理解,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答案】
译文:
自从我年少时就被囚禁到狱中,整整一个夜晚,我都如同被困于藩篱之间,无法逃脱。历史上的司马迁因直言进谏而被幽禁于狱中,而战国时期的公冶是因触犯法律而被关入圜门。
如果我当初没有因为坚持自己的信仰而被误解的话,那么我现在应该能够明白狱吏为什么会如此尊重我的学识。
我梦见很多蝴蝶飞舞着,但是当我醒来的时候,泪水已经流干了,听不到远处猿猴的啼叫。
即使我的冤屈能够得到昭雪,也很难招来宋玉的灵魂。
我听到过李斯的《谏逐客书》,但是却看不到他对秦国辩解的文章,这让我感到非常失望。
我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身处于黑暗之中,我只能默默忍受这一切。
尽管我现在一无所有,但是我仍然怀抱着希望,希望有一天能够重见光明。
如果朝廷能够发现我的才能并加以任用的话,那么我愿意为朝廷尽忠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