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柳年年陌上春,题诗不见倚楼人。
萍踪恨杀巴江远,望入峨眉翠转颦。
注释:
舍资驿:驿站,古代供传递公文或人畜往来的交通站。
杨太史:《杨敬之集》作者名杨,这里泛指诗人。
垂柳年年陌上春:垂柳每年春天生长在道路两边。陌上春,即春天的小路。
题诗不见倚楼人:在杨柳树下题诗却没有看到倚窗而望的人。
萍踪恨杀巴江远:像浮萍一样漂泊的身影恨恨地离开巴山江水。
望入峨眉翠转颦:望着远方的峨眉山,仿佛是绿色的山眉紧蹙着,形容景色秀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在驿道边看到垂柳时写下诗句的场景。他站在驿道上,看着垂柳和行人,却看不见倚窗而望的人,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句“垂柳年年陌上春”,描绘了垂柳每年春天都会生长在道路两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自然的赞美。次句“题诗不见倚楼人”则写出了诗人站在驿道上,但看不到倚窗而望的人的情况。这可能是因为游子已经离开了故乡很久,或者因为行人已经离开了视线。
第三句“萍踪恨杀巴江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他像浮萍一样漂泊的身影恨恨地离开巴山江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以及他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最后一句“望入峨眉翠转颦”,形容了远处的峨眉山如同绿色的山眉紧蹙着,景色秀丽。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看到远方的峨眉山时,内心的喜悦和激动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