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旬病卧寒翻剧,忽漫郊行暖太舒。
岂谓阳和犹择地,容光不照子云居。
【注释】
郊上暖行:春天郊外的暖阳下,诗人漫步在花木丛中。暖:温暖。
经旬(zhōu)病卧寒翻剧:经过十天左右的病卧后,身体感觉寒冷加剧。经旬:指经过十来天。
忽漫郊行(hūmànjiāo xíng):忽然间在郊野散步。忽漫:忽然。
郊行:在乡野中散步。
暖太舒:温暖的阳光太过舒适了。
岂谓阳和犹择地:难道说阳气回暖还选择着地方吗?谓:认为,以为。阳和:阳气和煦,这里指春天的暖阳。阳和犹:犹:尚且。
容光不照子云居:春日里阳光照耀着,却没有照到子云居即子云亭。容光:面容的光华,这里指春天里的日光。子云亭:古代诗人扬雄居住的地方,位于四川成都西面。子云:扬雄的字子云。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晚年所作,时值安史之乱已经过去,诗人在成都草堂定居下来,生活相对安定,心情也渐趋平静。然而,尽管国家已经平定,但百姓仍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自己虽已远离战乱,但仍心系天下苍生。诗的前四句写自己病卧期间的心境,中间两句写在郊外散步的情景,最后两句写对国事的关注。全诗表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诗人的胸怀。
首联先描写了“我”因病久卧,身有不适之感,接着又用一个转折:“我”忽然感到天气变暖而出来散步。这是由于“阳和犹择地”,也就是阳光仍选着地方,没有普照大地。这一句是写景,却暗含着伤时的感情。
颔联是说:我原以为春天来了,阳气回暖了,应该让万物复苏生长了;可是春天的阳光却照不到我的居所,照不到子云亭。这里的“我”是指诗人自己。子云亭是扬雄居住的地方,他也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学者、文学家。诗人以子云自喻,表明自己虽然隐居于世外,但却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命运。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以及内心的忧虑。
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国事的关切之情。他认为国家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必须珍惜和维护。同时,他也呼吁人们要关注民生,关心国家的大事。这一联抒发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之情。
此诗通过写诗人在病榻上的沉思以及对国事的关注,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