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移宅过江东,早岁为园象洛中。
归谢玉阶年不待,梦疑金谷路遥通。
游看花石存先业,坐偶琴书见父风。
曾是竹林沉饮客,夜经垆下忆嵇公。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 “当时移宅过江东”:当时,我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政治原因或生活变迁)从东边搬到了江南地区。这一变化不仅意味着地理位置的改变,也可能象征着一种心境的转变或生活的新起点。
- “早岁为园象洛中”:在年轻时,我在洛阳建造了自己的园林,这反映了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洛阳作为历史上的文化中心,其园林设计往往体现了古代园艺艺术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
- “归谢玉阶年不待”:回到家乡后,我不再需要等待官职,这表明我已经实现了个人的抱负和理想。这种转变可能意味着摆脱了官场的束缚,获得了自由和满足感。
- “梦疑金谷路遥通”:梦境中,我仿佛回到了金谷(古地名,今河南洛阳一带),那里的风光依然美丽迷人。金谷的美丽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和放松。
- “游看花石存先业”:在游览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许多美丽的花石,这些都是我早年精心培育的结果。这些花石不仅是自然美的象征,更是我个人努力和智慧的体现。
- “坐偶琴书见父风”:坐在书房中,我偶然遇到了一位懂得琴书的人。这位人物的出现让我感受到了家族传统和文化的影响。他/她可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修养,为我带来了新的启发和灵感。
- “曾是竹林沉饮客”:曾经在一个竹林里过着隐士般的生活,那里是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我学会了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享受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 “夜经垆下忆嵇公”:在一个夜晚,我经过一座小酒馆,看到了正在弹奏古琴的嵇康。这位著名的音乐家的形象激发了我深深的怀念之情。他的音乐不仅代表了古代文化的精髓,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访白仪曹夜游园亭》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个人理想的追求。诗中的山水、花石、音乐等元素都成为了诗人情感表达的载体,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