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转残年已报春,开正倍觉物华新。
门前杨柳同元亮,谷口莺花待子真。
容鬓秪应惊马齿,梦魂谁复问鸡人。
古来但愿生尧世,长守箕山幸此身。
壬戌元日
律转残年已报春,开正倍觉物华新。
门前杨柳同元亮,谷口莺花待子真。
容鬓秪应惊马齿,梦魂谁复问鸡人。
古来但愿生尧世,长守箕山幸此身。
注释:
- 壬戌:古代纪年的干支之一,这里指代特定的日期。
- 律转残年:指时间的流逝,旧时以十二地支配十二律(音调),一年之末与新的一年之初相应。
- 开正:正月初一,新年伊始。
- 物华新:万物复苏、景色更新。
- 元亮: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田园诗人。
- 谷口莺花:比喻美丽的景色或繁华的城市。
- 容鬓:指容颜,鬓发。
- 马齿:古人用“马齿”来表示自己的年龄,此处指岁月。
- 鸡人:古代官名,负责报晓的时间。
- 古来但愿生尧世: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生活在尧帝的时代。
- 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传说中上古帝王尧曾在此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壬戌元日(农历新年)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的开头两句“律转残年已报春,开正倍觉物华新”,描写了新年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又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美好期待。
“门前杨柳同元亮,谷口莺花待子真”,通过描绘门前杨柳和谷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容鬓秪应惊马齿,梦魂谁复问鸡人。”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渐逝的感慨,以及对梦中情景的思念。
最后两句“古来但愿生尧世,长守箕山幸此身”,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够像上古帝王尧一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