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转残年已报春,开正倍觉物华新。
门前杨柳同元亮,谷口莺花待子真。
容鬓秪应惊马齿,梦魂谁复问鸡人。
古来但愿生尧世,长守箕山幸此身。

壬戌元日

律转残年已报春,开正倍觉物华新。

门前杨柳同元亮,谷口莺花待子真。

容鬓秪应惊马齿,梦魂谁复问鸡人。

古来但愿生尧世,长守箕山幸此身。

注释:

  1. 壬戌:古代纪年的干支之一,这里指代特定的日期。
  2. 律转残年:指时间的流逝,旧时以十二地支配十二律(音调),一年之末与新的一年之初相应。
  3. 开正:正月初一,新年伊始。
  4. 物华新:万物复苏、景色更新。
  5. 元亮:即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田园诗人。
  6. 谷口莺花:比喻美丽的景色或繁华的城市。
  7. 容鬓:指容颜,鬓发。
  8. 马齿:古人用“马齿”来表示自己的年龄,此处指岁月。
  9. 鸡人:古代官名,负责报晓的时间。
  10. 古来但愿生尧世:自古以来人们都希望生活在尧帝的时代。
  11. 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省登封市西北。传说中上古帝王尧曾在此隐居。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在壬戌元日(农历新年)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对人物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的开头两句“律转残年已报春,开正倍觉物华新”,描写了新年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又表达了作者对新年的美好期待。

“门前杨柳同元亮,谷口莺花待子真”,通过描绘门前杨柳和谷口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友人的怀念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容鬓秪应惊马齿,梦魂谁复问鸡人。”这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年华渐逝的感慨,以及对梦中情景的思念。

最后两句“古来但愿生尧世,长守箕山幸此身”,则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希望自己能够像上古帝王尧一样,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同时,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