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相逢关右使,袖中因出陇头书。
功高自乞还私第,道远犹烦问索居。
涕泪吴台仍走鹿,传言秦地半为鱼。
年来无限苍生恨,总卧东山可晏如。

【注释】

关右使:唐玄宗开元初,以陇右为西、北两都,故称关右。中丞:御史大夫的别称。因唐代监察御史常称御史台为“中丞府”,故有此称。吴台:即苏州。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天宝末年,作者当时任左拾遗、集贤殿修撰。诗中通过描写自己与同僚们对许中丞的怀念之情,表达出自己对朝廷的失望和不满,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为四层,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开头两句是第一层,从相见到分手,写出了相逢的喜悦及离别的伤感。中间三句是第二层,从思念到劝勉,写出了对方对自己深厚的情谊。最后两句是第三层,从希望到祝愿,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首句“马上相逢关右使”中的“关右使”,指在长安任职的御史中丞。“马上相逢”,说明两人是在途中相遇的;“相逢”表明两人在途中相会的时间不长,彼此还没有充分地交谈。

次句“袖中因出陇头书”,写的是自己给同僚们的信,信上写了陇头诗,表示自己对同僚的思念。“陇头书”,指书信。陇山在今陕西、甘肃两省交界处,陇头即指陇山,所以叫陇头书。

三四句“功高自乞还私第,道远犹烦问索居”,写的是自己向同僚们提出辞职,并请求回乡隐居。“功高”,指自己的才能很高。“自乞”,自己请求。“道远”,指回家路程遥远。“烦问”,麻烦他们打听自己的住处。

五六句“涕泪吴台仍走鹿,传言秦地半为鱼”,写的是由于战乱,百姓们流离失所,到处流浪的情景。“吴台”,指苏州一带。“走鹿”,指逃难。这一句的意思是由于战乱,百姓们流离失所,到处流浪。“传言”,传述。这里是指各地传来的消息都说,秦地(今陕西省)被敌人占领,已经沦陷,成了一片废墟。“半为鱼”,一半变成了鱼塘。这一句的意思是,因为战乱,百姓们流离失所,到处流浪,到处都是战争的废墟,到处都是难民。

七八句“年来无限苍生恨,总卧东山可晏如”,写的是杜甫对于战乱的痛恨和自己的心情。“苍生”,老百姓。“晏如”,“安然”。意思是说,多年来,天下战乱不止,无数生灵涂炭,老百姓深受其害,自己却一直闲居在家,不能为国家做点什么,心里非常惭愧。这里的“东山”是东晋谢安退隐的地方,所以这里借指隐居之地。

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热爱国家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为国效力的愿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