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楚国多材地,况复韦家奕叶人。
博士见时推讲席,中郎迎后动儒绅。
霜前雁起摇归思,月下猿啼怆别神。
若问长沙旧还客,贾生今日尚沈沦。
【诗句释义】
- 从知楚国多材地,况复韦家奕叶人。
从知:既然知道。楚国:这里代指南朝的宋国,当时为南齐所灭。
- 博士见时推讲席,中郎迎后动儒绅。
- 霜前雁起摇归思,月下猿啼怆别神。
- 若问长沙旧还客,贾生今日尚沈沦。
【译文】
既然你已经了解了南方的人才之地,又怎么能说你是韦家的人呢?你既然在宋朝当了大官,就应该以宋朝为重。
我听说你在京城做官时,大家都推举你主持讲席,你也确实做到了。现在你又回到了家乡,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秋天到了,北方的大雁排成一字行向南方飞去,这让我想起了你的故乡和亲人,也让我想起了你的离乡之情。
月亮出来的时候,我在窗下看着天上的月亮,突然听到楼下树上传来猿猴的叫声,我不由得想起你,想到我们分别时的伤心情绪。
如果你问我,我是否还记得你这个人呢?我当然不会忘记你,因为你是我的老朋友,也是我的知己。
但是我现在的处境却很艰难,就像贾谊一样,被贬到长沙,不能像他那样有地位和权力。
所以我想告诉你,虽然你现在的地位很高,但是你仍然不要忘记自己的出身和身份,要时刻保持谦逊和谨慎,不要因为一时的得意而忘记了自己的本分。
同时我也希望你能够继续努力工作,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不要辜负了大家对你的期望和信任。
【赏析】
这首诗是送别朋友王生还齐安之作。诗人通过描写朋友离别时的景色、情感以及对自己前途的担忧,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忧虑之情。
诗的开头两句“从知楚国多材地,况复韦家奕叶人”,直接点明了送别的朋友王生的身份背景。这里的“楚国”是指南齐国,因为当时南齐已经被北周所灭。而“韦家”则是指韦氏家族,因为韦氏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家族。这两句话既是对朋友的介绍,也是对整个送别场合的背景描绘。
诗人用“博士见时推讲席,中郎迎后动儒绅”来进一步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人们。这里“博士”和“中郎”都是官职的名称,分别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官职和一种官职的称呼。他们都是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和声望的人物,因此在这里出现了他们的身影。这些人物的出现,不仅增加了送别场面的热闹气氛,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诗人转向对送别场景的具体描述。“霜前雁起摇归思,月下猿啼怆别神。”这两句诗生动描绘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人物情感。在霜天的时候,大雁开始迁徙,它们在空中飞翔时引起了人们的思念之情;而在月光下,猿猴也在哀鸣,让人不禁感到悲伤和惆怅。这些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相互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诗人又进一步表达了自己对于朋友未来的担忧和期待。“若问长沙旧还客,贾生今日尚沈沦。”这两句诗则是诗人对朋友未来命运的预测和安慰。这里引用了汉代著名文学家贾谊的故事作为例子。贾谊曾在长沙担任过郡守,但由于种种原因被贬谪至湘水流域一带。然而,他的才华并没有因此而被埋没,反而得到了更多的展示和认可。所以诗人希望王生也能够像贾谊一样,能够在困境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抱负。
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若问长沙旧还客,贾生今日尚沈沦。”这句诗既是对前面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朋友未来的祝福和鼓励。它既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也展现了诗人的豁达胸怀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深情而豁达的形象。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