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轺车天上来,百年鸾驭梦中回。
漫于萍水联舟楫,更沥兰心向酒杯。
春涨已平扬子渡,夏云先引秣陵台。
相逢异地情难别,为赋长门思可哀。
【注释】
彭城:即彭城郡,今江苏省徐州市。王中舍:指王献之(字子敬),晋时书法家。捧毅皇后:指谢安的妾,名慧照,封为皇后。南邦:南方。
聚遂别:聚首告别。
萍水:比喻浮萍漂浮在水面上,随波逐流。联舟楫:指乘坐同一条船。
兰心:喻指美酒,兰草心是兰草的花蕊,古人认为花蕊最珍贵。向酒杯:向酒杯中倒酒。
扬子渡:扬子江上的渡口。秣陵:古县名,在今南京市附近。
长门:汉武帝刘彻的宠妃陈皇后被打入长门宫,故称长门。后因以“长门”代指失宠的女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彭城南国与友人相别,作此诗以示赠别之意。
首句“千里轺车天上来”,写诗人从彭城南国出发的情景。轺车,即古代的一种轻便马车,形似小轿,由四匹马拉着。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写轺车的迅速和旅途的遥远,表现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次句“百年鸾驭梦中回”,写诗人梦游仙境中的所见所闻。鸾驭,传说中仙人所乘的鸾鸟。这里借鸾驭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三、四句“漫于萍水联舟楫,更沥兰心向酒杯。”写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萍水相逢,如同浮萍随波飘荡;而如今要离别,又如离群的孤雁。这两句既是实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他们曾经结伴同行,共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如今却要分道扬镳,彼此再也无法相见了。这种感情的转折,正是诗人内心矛盾的体现。诗人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融入了诗歌之中,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
五、六句“春涨已平扬子渡,夏云先引秣陵台。”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
扬子渡和秣陵台都是南京的古迹,也是诗人曾经游览过的地方。这里用“春涨”、“夏云”作为时间的标志,暗示了离别的时间是在春天或夏天。同时,这些地名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传承。
尾联“相逢异地情难别,为赋长门思可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思念之情。长门,原是汉武帝宠妃陈皇后的宫殿名,后来成为失宠女子的代名词。在这里,诗人借用这个典故来形容自己的处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历史遗迹,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无尽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既有山水之美,也有人文之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