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信灵境,灭迹企前规。
松覆梁王宇,苔荒江总碑。
鲈归秋兴后,猿定夜禅时。
怨别心千里,惟应江水知。
寄云谷上人
栖霞信灵境,灭迹企前规。
松覆梁王宇,苔荒江总碑。
鲈归秋兴后,猿定夜禅时。
怨别心千里,惟应江水知。
译文:
寄给云谷上的那位隐士,
栖息在霞光中的灵境,
消失踪迹,仰望前人的典范。
松树覆盖着梁王的庭院,
苔藓侵蚀了江边的总碑。
回到家乡后心情如秋天般忧郁,
猿猴定下夜晚修行的时间。
怀念离别的心情如同遥远的距离,
唯有江水能了解我的心思。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离别之情的抒发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居生活的喜爱和自己内心的感受。
首句“栖霞信灵境”,诗人以栖霞为背景,表达了他对于灵境的向往之情。栖霞,即山中之朝霞,象征着神秘而美丽的仙境,诗人以此作为背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第二句“灭迹企前规”,诗人将自己比作前人,表示自己想要效仿前人,追求隐逸的生活。这里的“前规”一词,既指前人的榜样,也暗示了诗人对于隐逸理想的追求。
第三句“松覆梁王宇”,诗人描绘了一幅松树覆盖的庭院画面,梁王宇则是指古代帝王的住所。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古代帝王的敬仰之情。
第四句“苔荒江总碑”,诗人用苔藓侵蚀的江边总碑,比喻了自己心中的孤独与寂寞。江总碑则是古代文人留下的重要遗迹之一,诗人以此自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哀愁和失落之情。
第五句“鲈归秋兴后”,诗人用鲈鱼回归故乡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感情以及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秋兴,是指秋季的景色和心情,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故乡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猿定夜禅时”,诗人用猿猴定下夜晚修行的场景,比喻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平和。夜禅,是指夜晚的打坐修行,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自己对于内心平静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一句“怨别心千里,惟应江水知”,诗人用“唯江水知”来表达了自己对离别之情的深切感慨。江水,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能够理解和感受人们的心绪和情感,因此诗人用江水来象征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之情的无奈和伤感。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于离别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深沉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