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暑掩柴关,清风喜乍攀。
噫歌出嵩洛,招隐入湖山。
离乱空凋鬓,穷愁为损颜。
梁王方好客,何事倦游还。
逃暑掩柴关,清风喜乍攀。
噫歌出嵩洛,招隐入湖山。
离乱空凋鬓,穷愁为损颜。
梁王方好客,何事倦游还。
注释:
逃暑掩柴关:躲避夏天的炎热,躲在小屋里。
清风喜乍攀:清风突然吹来,使人感到欣喜。
噫歌出嵩洛:吟咏着诗篇从嵩山洛阳一带传来。
招隐入湖山:隐居到湖泊山林中。
离乱空凋鬓:战乱使人们的头发都变白了。
穷愁为损颜:因贫困而忧愁,使人容颜憔悴。
梁王方好客:梁孝王当时正喜欢招纳宾客。
何事倦游还:为什么还要厌倦地回到家乡呢?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夏日吴桥见访的情景的诗。诗人以“逃暑掩柴关”开篇,表达了自己逃避夏日炎热的心情;接着“清风喜乍攀”,描绘了清风扑面而来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自然美景之中,而是转而思考起自己的身世和处境,于是发出了感叹:“噫歌出嵩洛,招隐入湖山。”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又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矛盾心态。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描绘自己的处境和心情:“离乱空凋鬓,穷愁为损颜。”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因战乱而衰老,因贫穷而忧愁的心情。这种心情在最后一句“梁王方好客,何事倦游还”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梁王是一个喜好宾客的人,但在这里,诗人却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梁王好客行为的质疑和不满,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厌倦游历、渴望归隐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日吴桥见访的情景,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诗人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又有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感慨;既有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又有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叹息。这种复杂的情感构成了这首诗独特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