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文谢周子,余在草堂眠。
竹径云初合,薇轩月自悬。
秋光涵一水,夜雨净诸天。
即境虽云异,看心共是禅。

【注释】

谢:感谢。草堂:指隐居之所,也泛指山野别墅。

云:指云雾缭绕的山峰,这里代指太华山。

薇:一种植物。轩:窗户。悬:高挂。月自悬:月亮自行高挂于轩窗之上。

涵:包容。诸天:指天空。

看:观赏,领略。禅:佛教用语,指参悟佛理或修行之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太华山草堂时写给周子(即周敦颐)的信中的答诗。信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欣赏与领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归隐思想。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首联“移文谢周子,余在草堂眠。”表明了诗人向周子表达感谢之情,并陈述了自己的隐居之地。这里的“移文”可能指的是书信往来,而“草堂眠”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静谧的生活状态。

颔联“竹径云初合,薇轩月自悬。”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太华草堂中的所见所感。“竹径云初合”形象地勾勒出一幅清晨雾气缭绕的景象。诗人站在竹径旁,仰望天空,只见云雾与山峰相融,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薇轩月自悬”则展现了夜晚月光洒满屋檐的景象。诗人坐在薇轩之中,仰望星空,只见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悬于天际。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颈联“秋光涵一水,夜雨净诸天。”延续了前两联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天地自然的感悟。“秋光涵一水”以“涵”字形容秋天的阳光照耀在水面上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夜雨净诸天”则描绘了夜晚细雨洗净天空的尘埃,使万物更加清晰的景象。这两联通过描绘自然景色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思考。

尾联“即境虽云异,看心共是禅。”则是对全诗的总结。诗人虽然身处不同的境地,但内心却始终保持平和与清净。他认为,无论是何种境遇,只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清净,就可以领悟到禅意。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也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独特魅力。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太华草堂中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整首诗既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又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