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吴犹转战,万里共含愁。
苡薏蛮中老,茱萸海上秋。
怀仙入灵境,为政见风流。
自愧投荒者,何时逐少游。

这首诗是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阳节写给儿子的,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全诗共四句,每句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

第一句“三吴犹转战,万里共含愁”,诗人以战争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战争时期的壮丽画面。三吴地区仍然是战场,士兵们在烽火连天的战场上奋战,而远方的人们也在为战争而担忧。这种战争带来的苦难和痛苦使人们感到无比的忧虑和忧愁。

第二句“苡薏蛮中老,茱萸海上秋”,诗人通过对比的方式,进一步突出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苡薏(一种植物)生长在蛮荒的地方,象征着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困扰;而茱萸(一种植物)则生长在遥远的海上,代表着人们对战争的无奈和悲哀。这种对比使得战争的痛苦更加深刻和明显。

第三句“怀仙入灵境,为政见风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希望通过修行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进入一个理想的境界;同时,他也希望能够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成为一个有风度、有魅力的人物。这种追求使得诗人的生活充满了动力和希望。

最后一句“自愧投荒者,何时逐少游”,诗人表达了对于自己现状的不满和失望。他总是觉得自己像是一个被遗弃在荒地上的人,无法摆脱困境和痛苦。他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使他的内心更加深沉和复杂。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和对自己生活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他的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同时,他的诗歌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痛苦生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