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皇畿宰,回惊二十秋。
人随台岳迥,年逐滏河流。
月黯琴疑在,花深舄讵留。
寇恂那可借,日暮倚高楼。
诗句: 同是皇畿宰,回惊二十秋。
人随台岳迥,年逐滏河流。
月黯琴疑在,花深舄讵留。
寇恂那可借,日暮倚高楼。
译文:
我们都是皇城的官员,回来后却惊讶地发现已经过了二十个春秋。人们随着山势高远而显得更加远离,时间也像滏河水一样缓缓流淌。月光黯淡似乎连手中的琴都显得遥远,花丛深处仿佛连鞋都留下了痕迹。寇恂这样的人怎么可以轻易利用,黄昏时分只能倚靠在高楼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经历的反思。诗中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份地位、周围景物以及情感变化,表达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诗中的“回惊二十秋”暗示了作者对时间的流逝感到震惊,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个人的成长。
诗人通过“人随台岳迥,年逐滏河流”两句,形象地描绘了人与自然、历史的紧密联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和历史的沧桑。这种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还使读者能够深入体验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在结尾处,“寇恂那可借,日暮倚高楼”一句,则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这里借用了历史上著名将领寇恂的故事,来表达自己无法依靠他人,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努力去面对生活的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皇甫汸作为明代诗人的艺术成就和深邃思考。通过对时间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