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地回春早,名山俯胜多。
水边疑见性,尘外可除魔。
径仄缘萝入,林深碍竹过。
从知功德远,无量是恩波。

诗句释义及赏析

1.“早春德恩寺” - 描述春天的德恩寺

这一句诗描绘了德恩寺在早春时节的景象。德恩寺可能位于某个地方,春天到来时,寺院四周被新生的绿意所包围,显得格外生机勃勃。这里使用”早春”来强调时间的紧迫性和季节的转换。

译文
德恩寺,春天来临,万物复苏。

2.“福地回春早,名山俯胜多” - 描述福地和名山的美

这里的“早春”与“福地回春早”,表达了自然界的生命力和寺院作为吉祥之地的寓意。而“名山俯胜多”,则描述了这些高山拥有丰富的自然美景。

译文
福地之春,草木皆显生机;名山之下景色繁多。

3.“水边疑见性,尘外可除魔” - 关于修行和解脱的观点

这句话反映了佛教中关于本性和修行的观点。通过“水边”可以联想到水的纯净无瑕,象征着内心的纯净。而“尘外可除魔”则意味着在外界环境之外,即超越世俗的境界中,能够清除所有的邪恶和烦恼。

译文
在水边,似乎能见到真我;超尘脱俗,可除所有邪魔。

4.“径仄缘萝入,林深碍竹过” - 描写自然环境的复杂与美丽

这句话描绘了德恩寺周围的自然环境。”径仄缘萝入”形容路径曲折,仿佛是沿着藤蔓而上;而“林深碍竹过”则形容树林茂密,竹子高耸,形成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自然氛围。

译文
曲折的小径攀缘于藤萝之上,郁郁葱葱的竹林遮挡了前行的道路。

5.“从知功德远,无量是恩波” - 表达对寺院的感激之情

最后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德恩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所带来的精神启迪的感激之情。通过“功德远”和“恩波”,诗人强调了这种精神上的支持和引导是深远且持续的。这也表达了一种对宗教或信仰给予心灵慰藉的感谢。

译文
深知其功德之远大,感激之情犹如恩泽之波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