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纡京览,寻山隔世缘。
雁垂珠户塔,龙起石岩泉。
法雨穿花外,慈阴憩树前。
宁知禅寂处,曾是圣游年。
【注释】
出郭:从城外。纡(yū)京:即纡尊降位,屈驾。隔世缘:指远离尘世、远离人境之意。雁垂珠:雁塔。龙起石岩:指佛寺山岩,龙起即龙盘曲于岩石之上。法雨:佛家语,谓佛法普济众生。穿花外:穿过花丛的外面。慈阴:佛门修行者所修之“六和敬”之一,指慈悲和顺的阳光。憩树前:在树下休息。宁知:哪能知道,岂止如此,怎能了解。禅寂:佛教术语,指寂静清虚的境界。曾:曾经,过去。圣游:指佛祖巡游世界,教化众生。
【赏析】
夏日登牛首山徐公子席上赋二首其二
夏日,作者登上牛首山,为徐公子设宴赋诗。
首联:离开城郭,屈驾到郊外游览。
颔联:飞来峰下,有座著名的雁塔;龙蟠寺旁,有条清澈的山泉。
颈联:佛家的法雨普济众生,洒满山间;佛门弟子在树荫下休憩。
尾联:哪里知道,这清凉寂寥的境界,正是佛祖当年巡游世界的地方;又何须多言,我早已领略过这些了。
此诗以“出郭”二字开头,点明自己是在出城之后,才来到徐公子的宴席上作客的。接着,便描绘了他眼前的景色。诗人首先指出,他离开了尘嚣烦扰的都城,来到了郊外。这里既交代了时间,又写出了环境的变化,使全诗的意境更为开阔。然后,诗人又指出,他来到此地,并非为了游览名山大川,而是为了拜访徐公子。这就进一步突出了此行的目的,也更显示出徐公子对诗人的盛情接待。最后,诗人指出,他现在正在徐公子的席上,与徐公子一同饮酒作乐。这就更加深了徐公子的热情款待。
此诗写景抒情并举,情景交融。写景时不直接描写景物,而是通过景物来表现人物的心情,从而表现出一种超俗的心境。如首句“出郭”二句,写诗人离开京城,来到郊外;中间两句写诗人登上山峰,来到一座寺院;最后两句写诗人在徐公子的宴席上畅饮美酒。这种写法,既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叙述方式,又使读者能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内心情感。
此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来形容景物。例如,“雁垂”是说雁塔高耸入云;“龙起”是说山岩盘曲如同神龙一般;“法雨”是说佛法普济众生等等。这些词语都是形象生动的,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想象出诗人所见的美景以及他内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