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渡临沧渚,回桡访碧岑。
暮潮风外落,寒树雨中深。
岩色殊阴霁,江流共古今。
凭高展遐眺,犹得缓归心。

雨登金山

客人渡江来到沧渚,回转船桨探访碧岑。

黄昏潮水风外落下,寒树在雨中深深。

岩石颜色殊异阴晴霁,江流共古今。

凭高展望遐想眺望,仍得缓回心。

注释:

  1. 客渡临沧渚:客人渡过沧渚(地名)。
  2. 回桡访碧岑:回旋的船桨探访碧翠的山岭。
  3. 暮潮风外落:黄昏时分,潮水随着风向下落。
  4. 寒树雨中深:寒冷的树木在雨中显得更加幽深。
  5. 岩色殊阴霁:岩石的颜色与阴天的晴朗天气有所不同。
  6. 江流共古今:江流与古今历史共存亡。
  7. 凭高展遐眺:站在高处远望。
  8. 犹得缓归心:仍然能缓解归乡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的金山景象和作者的情感。首两句写客子渡江来到沧渚,回转船桨探访碧岑。诗人在这里运用“客”字,表明自己的身份是过客,而“回桡”则表现出他对这个地方的留恋之情。次句中的“暮潮风外落”,描绘了夕阳下,潮水随风落下的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
第三句“寒树雨中深”,则是通过描写寒树在雨中的深绿,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寥。接下来的四句则转向了对岩石和江流的描写。诗人用“岩色殊阴霁,江流共古今”来表达岩石的颜色与阴天的晴朗天气有所不同,江流与古今历史共存亡。这两句话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的豁达胸怀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凭高展遐眺,犹得缓归心”,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站在高处远望,尽管知道无法立刻返回,但依然能够缓解自己的思乡之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传达了他对于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