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游东观后,招隐北山前。
不与公卿事,翻多农圃缘。
临池宜有翰,挂壁但无弦。
余亦怀归思,谁能更待年。

《雪夜访王稚钦投赠》

倦游东观后,招隐北山前。
不与公卿事,翻多农圃缘。
临池宜有翰,挂壁但无弦。
余亦怀归思,谁能更待年。

译文:
在东观宫的官职已经厌倦之后,我选择隐居在北山之巅,远离尘世纷扰。我不参与那些为公理而忙碌的事务,反而更加专注于田园和园艺的劳作。面对清冷的池水,我本应挥毫泼墨,却只能空挂墙壁,缺少琴弦伴奏。我也常常怀念着故乡的美好,希望时光能够稍作停留,让我能够再次回到我的故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疲惫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从“倦游东观后”到“翻多农圃缘”,诗人用“倦游”二字揭示了自己的心境,表示对过去仕途生涯的厌倦。这种厌倦不仅来源于外界的压力,更来自于内心的追求。诗人选择了“招隐北山前”,表明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在这里,他可以自由地呼吸新鲜的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恩赐。

诗中的“不与公卿事”,进一步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性格。他不再关心世俗的荣辱得失,而是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农田和花园之中。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更体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诗的最后一句“余亦怀归思,谁能更待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他渴望回到那个熟悉的地方,过上平静而简单的生活。这里的“谁又能再等待一年的时光?”反映了诗人对时间的珍视和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恐惧。这种情感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愿望和挣扎。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隐居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通过对诗人情感的细腻刻画,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