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将闰月,并是惜流年。
蓂枝承处尽,桂蕊映来偏。
赏异西园后,情同南浦前。
无言一夕阻,翻得两重妍。
【注释】
闰月:农历每月的十五天称为“望日”或“朔望月”。因在闰年中,每遇望日必是十五日,故称之“闰月”,又称“大月”。
清光:明亮的月光。
并:同时。
蓂枝:即蓂荚,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荚果呈长圆形,先端分裂成五角形,种子有棱,外皮黑色。古人认为它是预示农事季节的物象。
承处尽:指蓂荚已尽。
桂蕊:桂花的花朵。
赏异:观赏奇异之物。
西园:古代园林名。
情同南浦:指情意相投。南浦:地名,泛指水边。
阻:阻隔。
翻得两重妍:指月亮映照下,美景倍增,令人愉悦。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写景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
首联“清光将闰月,并是惜流年”,诗人以闰月十五的明月作引子,点明时间背景,同时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颔联“蓂枝承处尽,桂蕊映来偏”,诗人描绘了月亮照亮下的景色,其中蓂荚(即蓂叶)已经全部落下,而桂花的花朵则显得特别美丽。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颈联“赏异西园后,情同南浦前”,诗人回忆了与友人在西园赏花的情景,那时两人情同手足,如今却各奔东西,令人感慨万千。
尾联“无言一夕阻,翻得两重妍”,诗人用“无言”来表达对友人不舍的情感,同时用“翻得两重妍”来形容美景更加美丽动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