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倦秋暮,投僧忽夜深。
台云藉草色,檐月徙松阴。
过去空陈迹,归来违素心。
此时猿与雁,并是助沾襟。

注释:

为客倦秋暮,投僧忽夜深。

客人因秋天的暮色而感到疲倦,忽然投宿在僧人的庵中。

台云藉草色,檐月徙松阴。

寺庙里的云雾笼罩着草地的颜色,月亮悄悄地移动着松树的影子。

过去空陈迹,归来违素心。

过去的一切都已经变得虚无缥缈,回到这里却违背了内心的真诚。

此时猿与雁,并是助沾襟。

此时猿声和雁叫声,都让人情不自禁地落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途劳顿、心情疲惫的游子在秋天傍晚时分投宿于观音庵的情景。

首联“为客倦秋暮,投僧忽夜深。”写诗人在旅途中的疲惫。秋日的景色和夕阳西下的景象,使诗人产生了深深的疲倦感。他投宿于一个僧人的庵中,夜晚突然降临,时间已经很深了。这里的“倦”字,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对旅途劳累的感受。

颔联“台云藉草色,檐月徙松阴。”写寺庙的景色和环境氛围。台云,指云彩;草色,指草丛的颜色。檐下月光悄然移动,投射出松树的影子。这里的“藉”字,形象地描绘了云雾缭绕的样子。“移”,则表现出月光的柔和和宁静。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也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颈联“过去空陈迹,归来违素心。”表达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现在心境的变化。过去的一切已经变得虚无缥缈,而他回到这里却发现违背了自己的内心。这里的“陈迹”,指的是旧时的记忆和经历。“素心”,是指纯洁的心灵和真诚的心志。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心境,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尾联“此时猿与雁,并是助沾襟。”写猿声和雁叫声,都让人情不自禁地落泪。这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动物的声音赋予了人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情感的丰富。这里的“沾襟”,形容泪水无法抑制地流下来。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内心的纠结。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传达出了一种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