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怜水使,飞盖阻阳侯。
玉祀堪沈马,金堤岂辨牛。
伏灵徵上善,习险渡中流。
自惭非谢傅,安能不解愁。
这首诗是诗人在涂盖时所作,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挂帆怜水使,飞盖阻阳侯。
“挂帆”是指挂起船的帆,表示准备出发;“飞盖”是指车辆,这里用来比喻自己乘坐的交通工具。“怜水使”是指同情水灾的使臣,因为他们的工作可能会受到波及。
玉祀堪沈马,金堤岂辨牛。
“玉祀”是指祭祀用的玉器,这里用来比喻对水灾的祈祷;“金堤”是指坚固的堤坝,用来保护人民免受水害。“沉马”是指淹没的马,这里用来比喻被洪水淹没的人或物;“辨牛”是指分辨出牛的痕迹,这里用来比喻识别出受灾的情况。
伏灵徵上善,习险渡中流。
“伏灵”是指隐藏在地下的力量,这里用来比喻自然灾害的力量;“徵上善”是指征召善良的人,这里用来比喻政府应对灾害的措施;“习险渡中流”是指熟练地在危险的情况下渡过河流,这里用来比喻自己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自惭非谢傅,安能不解愁。
“自惭非谢傅”是指惭愧自己不是谢玄那样的人物,因为谢玄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挽救了东晋的统治;“安能不解愁”是指即使有才能也难以消除忧愁,因为国家遭受水灾,人民生活困苦,诗人无法摆脱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水灾的同情和对政府应对措施的评价,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处境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