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寄招提,名园自水西。
托松临古涧,将鸟学卑栖。
辨字追龙篆,探微得马蹄。
遍游华藏界,还与一尘齐。
【解析】
- 古松法友诵经水西园赋赠:这是第一句,是全诗的序曲。“随意”二字写出了诗人对好友的深情厚谊。“招提”,梵语的音译,原指印度的佛寺,也指中国南方的名山大寺,这里泛指出家修行的寺院。“诵经”,就是诵读佛教经典。“水西园”,地名,在今安徽芜湖市境内。“法友”,即法伴,意同“道友”。
- 随意寄招提,名园自水西:随意寄身于招提,名园就设在水西。“随意”,任意地;“名园”,有美名之园。“自”字,表明作者有意而作,不是偶然。“水西”,地名,在今安徽芜湖市境内。这二句是说:我随意寄身于招提,名园就设在水西。
- 托松临古涧,将鸟学卑栖:我托着松树站在古老的溪涧旁,学习鸟儿低飞栖息。“托松”“临古涧”说明诗人在招提,“将鸟学卑栖”则表现出诗人的谦卑与随和。
- 辨字追龙篆,探微得马蹄:分辨字形,追寻龙书篆文的奥秘,探寻细微之处,得到马迹。“辨字”、“追龙篆”都表现了学者的勤学苦练精神,“探微得马蹄”则是说,探究到事物最细微的地方,就能发现它的奥秘所在。
- 遍游华藏界,还与一尘齐:遍游佛教圣地华藏世界,回归世俗后仍然保持一颗清净之心。“遍游华藏界”是指游览佛教圣地——普陀山;“还”,回到;“一尘”,佛教中称人的身体为“尘”,这里比喻人的心性,“齐”,等同,相等。这两句的意思是:遍游佛教圣地普陀山,回归俗世后仍然保持着一颗洁净无垢之心。
【赏析】
此诗写一位僧人游历名胜后返归寺庙、潜心修习、与世无争的生活情状。首联点明题旨。颔联写僧人在招提中读书、观景、听经,以山水为伴。颈联写僧人在招提里学习学问,探究奥义。尾联写僧人回到世俗生活后,仍能保持一颗纯洁无暇的“心”。
全诗语言平实自然,意境清幽恬淡,表达了作者对僧人生活的喜爱之情。